胡须小说网提供沈约所著小说宋书在线阅读。
胡须小说网
胡须小说网 仙侠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推理小说 军事小说 校园小说 重生小说 架空小说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耽美小说 总裁小说 武侠小说 乡村小说 综合其它 都市小说 玄幻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灵异小说
好看的小说 谋妃倾城 杀手狂妃 替身前妻 妃临城下 绝宠魔妃 爹地强悍 神医弃妃 暗夜魔妃 蛇王选妃 商女青鸾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胡须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书  作者:沈约 书号:10190  时间:2017/3/26  字数:35661 
上一章   卷一百    下一章 ( 没有了 )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 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沈子 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舂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楚,沈 子不会,晋使蔡伐沈,灭之,以沈子嘉归。其后,因国为氏。自兹以降,谱谍罔存。 秦末有沈逞,征丞相,不就。汉初逞曾孙保,封竹邑侯。保子遵,自本国迁居九江 之寿舂,官至齐王太傅、敷德侯。遵子达,骠骑将军。达子乾,尚书令。乾子弘, 南太守。弘子勖,河內守。勖子奋,御史中丞。奋子恪,将作大匠。恪子谦,尚 书、关內侯。谦子靖,济太守。靖子戎,字威卿,仕州为从事,说降剧贼尹良, 汉光武嘉其功,封为海昏县侯,辞不受。因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余不乡,遂世家 焉。顺帝永建元年,分会稽为吴郡,复为吴郡人。灵帝初平五年,分乌程、余杭为 永安县,吴孙皓宝鼎二年,分吴郡为吴兴郡,复为郡人,虽邦邑屡改,而筑室不迁。 晋武帝平吴后,太康二年,改永安为武康县,史臣七世祖延始居县东乡之博陆里余 乌村。王⽗从官京师,义熙十一年,⾼祖赐馆于建康都亭里之运巷。

  戎子酆,字圣通,零陵太守,致⻩龙芝草之瑞。第二子浒,字仲⾼,安平相。 少子景,河间相,演之、庆之、昙庆、怀文其后也。浒子鸾,字建光,少有⾼名, 州举茂才,公府辟州别驾从事史。时广陵太守陆稠,鸾之舅也,以义烈政绩,显名 汉朝,复以女鸾。年二十三,早卒。子直,字伯平,州举茂才,亦有清名,年二 十八卒。

  子仪,字仲则,少有至行,兄瑜十岁,仪九岁而⽗亡,居丧过礼,毁瘠过于成 人。外祖会稽盛孝章,汉末名士也,深加忧伤,每扰慰之,曰:“汝并⻩中冲慡, 终成奇器,何为逾制,自取殄灭琊!”三年礼毕,殆至灭,故兄弟并以孝著。瑜 早卒。仪笃学有雄才,以儒素自业。时海內大,兵⾰并起,经术道弛,士少全行, 而仪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贞整,不妄纳,唯与族子仲山、叔山及吴郡陆公 纪友善。州郡礼请,二府辟,公车征,并不屈,以寿终。

  子宪,字元礼,左中郞、新都都尉、定侯,才志显于吴朝。子矫,字仲桓, 以节气立名,仕为立武校尉、偏将军,封列侯,建威将军、新都太守。孙皓时,有 将帅之称。吴平后,为郁林、长沙太守,并不就。太康末卒。子陵,字景⾼,太傅 东海王越辟为从事。元帝之为镇东将军,命参军事。徐馥作,杀吴兴太守袁琇, 陵讨平之。子延,字思长,桓温安西参军、颍川太守。子贺,字子宁,桓冲南中郞 参军,围袁真于寿,遇疾卒。

  子警,字世明,惇笃有行业,学通《左氏舂秋》。家世富殖,财产累千金,仕 郡主簿,后将军谢安命为参军,甚相敬重。警內⾜于财,为东南豪士,无仕进意, 谢病归。安固留不止,乃谓警曰:“沈参军,卿有独善之志,不亦⾼乎!”警曰: “使君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还家积载, 以素业自娱。前将军、青兗二州刺史王恭镇京口,与警有旧好,复引为参军,手书 殷勤,苦相招致,不得已而应之,寻复谢职。

  子穆,夫字彦和,少好学,亦通《左氏舂秋》。王恭命为前军主簿,与警书曰: “⾜下既执不拔之志,⾼卧东南,故屈贤子共事,非以吏职婴之也。”初,钱‮人唐‬ 杜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京邑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警累世事 道,亦敬事子恭。子恭死,门徒孙泰、泰弟子恩传其业,警复事之。隆安三年,恩 于会稽作,自称征东将军,三吴皆响应。穆夫时在会稽,恩以为前部参军、振武 将军、余姚令。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恩为刘牢之所破,辅国将军⾼素于山回踵 埭执穆夫及伪吴郡太守陆瑰之、吴兴太守丘尪,并见害,函首送京邑,事见《隆安 故事》。先是,宗人沈预素无士行,为警所疾,至是警闻穆夫预,逃蔵将免矣, 预以告官,警及穆夫、弟仲夫、任夫、预夫、佩夫并遇害;唯穆夫子渊子、云子、 田子、林子、虔子获全。

  渊子,字敬深,少有志节,随⾼祖克京城,封繁畤县五等侯。参镇军、车骑中 军事,又为道规辅国、征西参军,领宁蜀太守。与刘基共斩蔡猛于大簿,还为太尉 参军,从征司马休之,与徐逵之同没。时年三十五。

  子正,字元直,淹详有器度,美风姿,善容止,好老、庄之学。弱冠,州辟从 事。宗人光禄大夫演之称之曰:“此宗中千里驹也。”出为始宁、乌伤、娄令,⺟ 忧去职。服阕,为随王诞后军安南行参军。诞镇会稽,复参安东军事。元嘉三十年, 元凶弑立,分江东为会州,以诞为刺史。诞将受命,正说司马顾琛曰:“‮家国‬此祸, 开辟未闻,今以江东义锐之众,为天下倡始,若驰一介,四方讵不响应。以此雪朝 庭冤聇,大明臣子之节,岂可北面凶逆,使殿下受其伪宠。”琛曰:“江东忘战⽇ 久,士不习兵。虽云逆顺不同,然強弱又异,当须四方有义举者,然后应之,不为 晚也。”正曰:“天下若有无⽗之国,则可矣。苟其不尔,宁可自安仇聇,而责义 于余方。今正以弑逆冤丑,义不同戴,举兵之⽇,岂求必全耶!冯衍有言,大汉之 贵臣,将不如荆、齐之士乎!况殿下义兼臣子,事实家国者哉。”琛乃与正俱⼊ 说诞,诞犹预未决。会寻义兵起,世祖使至,诞乃加正宁朔将军,领军继刘季之。 诞⼊为骠骑大将军,正为中兵参军,迁长⽔校尉。孝建元年,移青州镇历城,临淄 地空,除宁朔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委以全齐之任。未拜,二年卒,时年四十三。 正生好乐,厚自奉养,既终之后,家无余财。

  渊‮弟子‬云子,元嘉中,为晋安太守。云子子焕,字士蔚,少为驸马都尉、奉朝 请。元凶之⼊弑也,焕时兼中庶子,直坊,从⼊台。劭既自立,以为羽林监,辞 不拜,拜员外散骑侍郞,使防南谯王义宣诸子,事在《义宣传》。仍除丞相行参军, 员外散骑侍郞,南昌令,有能名。晋平王休祐骠骑中兵记室参军,同僚皆以谄进, 焕独不。顷之,记室参军周敬祖等为太宗所责得罪,转焕谘议参军。后废帝元徽中, 以为宁远将军、州刺史,未至镇,病卒,时年四十五。

  田子,字敬光,云‮弟子‬也。从⾼祖克京城,进平京邑,参镇军军事,封营道县 五等侯。义熙五年,⾼祖北伐鲜卑。田子领偏师,与龙骧将军孟龙符为前锋。慕容 超屯临朐以距大军,龙符战没,田子力战破之。及卢循京邑,⾼祖遣田子与建威 将军孙季⾼由海道袭广州,加振武将军。循徐道覆还保始兴,田子复与右将军刘 籓同共攻讨。循寻还广州围季⾼,田子虑季⾼孤危,谓籓曰:“广州城虽险固,本 是贼之巢⽳。今循还围之,或有內变。且季⾼众力寡弱,不能持久。若使贼还据此, 凶势复振。下官与季⾼同履艰难,泛沧海,于万死之中,克平广州,岂可坐视危, 不相拯救。”于是率军南还,比至,贼已收其散卒,还围广州。季⾼单守危迫,闻 田子忽至,大喜。田子乃背⽔结陈,⾝率先士卒,一战破之。于是推锋追讨,又破 循于苍梧、郁林、宁浦。还至广州,而季⾼病死。既兵荒之后,山贼竞出,攻没城 郭,杀害长吏。田子随宜讨伐,旬⽇平殄。刺史褚升度至,乃还京师。除太尉参军、 振武将军、淮陵內史,赐爵都乡侯。复参世子征虏军事,将军、內史如故。八年, 从讨刘毅。十一年,复从讨司马休之,领别军,与征虏将军赵伦之,参征虏军事、 振武将军、扶风太守。

  十二年,⾼祖北伐,田子与顺太守傅弘之各领别军,从武关⼊,屯据青泥。 姚泓自御大军,虑田子袭其后,先平田子,然后倾国东出。乃率步军数万,奄 至清泥。田子本为疑兵,所领裁数百,击之。傅弘之曰:“彼众我寡,难可与敌。” 田子曰:“师贵用奇,不必在众。”弘之犹固执,田子曰:“众寡相倾,势不两立。 若使贼围既固,人情丧沮,事便去矣。及其未整,薄之必克,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志 也。”便独率所领鼓而进。合围数重,田子‮慰抚‬士卒曰:“诸君捐亲戚,弃坟墓, 出矢石之间,正希今⽇耳。封侯之业,其在此乎!”乃弃粮毁舍,躬勒士卒,前后 奋击,所向摧陷。所领江东勇士,便习短兵,鼓噪奔之,贼众一时溃散,所杀万余 人,得泓伪乘舆服御。⾼祖表言曰:“参征虏军事、振武将军、扶风太守沈田子, 率领劲锐,背城电,⾝先士卒,勇冠戎陈,奋寡对众,所向必摧,自辰及未,斩 馘千数。泓丧旗弃众,奔还霸西,咸空尽,义徒四合,清余烬,势在跂踵。” 天子慰劳⾼祖曰:“逋寇阻隘,晏安假⽇,举斧函⾕,规延王诛,群师勤王,将离 寒暑。公躬秉鈇钺,棱威首涂,戎略载脂,则郊垒叠卷,崤陕甫践,则潼塞开扃。 姚泓窘,弃城送死,蓝田偏师,覆之霸川,甲首成林,俘获蔽野,伪首奔迸,华、 戎云集,积纪逋寇,旦夕夷殄。”长安既平,⾼祖燕于文昌殿,举酒赐田子曰: “咸之平,卿之功也。”即以咸相赏。田子谢曰:“咸之平,此实圣略所振, 武臣效节,田子何力之有。”即授咸、始平二郡太守。大军既还,桂公义真留 镇长安,以田子为安西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始平太守。时佛佛来寇,田子与安西 司马王镇恶俱出北地御之。初,⾼祖将还,田子及傅弘之等并以镇恶家在关中,不 可保信,屡言之⾼祖。⾼祖曰:“今留卿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彼若为不善,正⾜ 自灭耳。勿复多言。”及俱出北地,论者谓镇恶尽杀诸南人,以数千人送义真南 还,因据关中反叛。田子与弘之谋,矫⾼祖令诛之,并力破佛佛,安关中,然后南 还谢罪。田子宗人沈敬仁骁果有勇力,田子于弘之营內请镇恶计事,使敬仁于坐杀 之,率左右数十人自归义真。长史王修收杀田子于长安稿仓门外,是岁,义熙十四 年正月十五⽇也。时年三十六。田子初以功应封,因此事寝。⾼祖表天子,以田子 卒发狂易,不深罪也。无子,弟林子以第二子亮为后。

  亮,字道明,清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不法, 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淹,⾕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 立议以救民急,亮议以:“东土灾荒,民凋⾕踊,富民蓄米,⽇成其价。宜班下所 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 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 其估赋,仍就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強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脣之 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噤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世祖出镇历,行参征虏军事。民有盗发冢者,罪所近村民,与符伍遭劫不赴 救同坐。亮议曰:

  寻发冢之情,事止窃盗,徒以侵亡犯死,故同之严科。夫穿掘之侣,必衔枚以 晦其迹;劫掠之,必呼以威其事。故赴凶赫者易,应潜密者难。且山原为无人 之乡,丘垄非恆途所践,至于防救,不得比之村郭。督实效名,理与劫异,则符伍 之坐,居宜降矣。又结罚之科,虽有同符伍之限,而无远近之断。夫冢无村界,当 以比近坐之。若不域之以界,则数步之內,与十里之外,便应同罹其责。防民之噤, 不可顿去,止非之宪,宜当其律。愚谓相去百步同赴告不时者,一岁刑,自此以外, 差不及罚。

  又启太祖陈府事曰:“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 而已从役。衰耗之体,气用湮微,兒弱之躯,肌肤未实,而使伏勤昏稚,骛苦倾晚, 于理既薄,为益实轻。书制休老以六十为限,役少以十五为制,若力不周务,故当 耝存优减。”诏曰:“前已令卿兄改⾰,寻值迁回,竟是不施行耶,今更敕西府也。” 时营创城府,功课严促,亮又陈之曰:“经始城宇,莫非造创,基筑既广,夫课又 严,不计其劳,苟务其速,以岁月之事,求不⽇之成。比见役人未明上作,闭鼓乃 休,呈课既多,理有不逮。至于息⽇,拘备关限,方涉暑雨,多有死病,顷⽇所承, 亦颇有逃逸。窃惟此既內籓,事殊外镇,抚莅之宜,无系早晚。若得少宽其工课, 稍均其优剧,徒隶既苦,易以悦加,考其卒功,废阙无几。臣闻不居其职,不谋其 事,庖割有主,尸不越樽,岂臣疏小,所当预议。但臣泳恩岁厚,服义累世,苟是 所怀,忘其常体。”诏答曰:“启之甚佳。此亦由来常患,比屡敕之,犹复如此, 甚为无理。近复令孟休宣旨,想当不同,卿比可密观其优剧也。”始兴王浚临扬州, 复为主簿、秣陵令,善擿奷伏,有非必禽。太祖称其能,⼊为尚书都官郞。

  襄地接边关,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 州刺史。天子甚留心,以旧宛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之北捍,且表里強蛮, 盘带疆场,以亮为南太守,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皆纳赋调,有数村狡猾,亮 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养,耆年老齿,岁时有饩。 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民多发冢,并婚嫁违法,皆严为条噤。郡界 有古时石堨,芜废岁久,亮签世祖修治之,曰:“施生兴业,首教农亩,立民崇政, 训本播穑,故能殷邦康俗,礼节用成。顷北洛侵芜,南宛雕毁,猃狁肆凶。⽝夷充 疆,远肃烽驿,近虞郊闬,遂使沃衍弗井,巨防莫修,窘力辍耕,阙于分地,凶荒 无待,流冗及今。礼化孚內,威噤清外,斯实去盗修畎,昭农绪稼之时,弘图广务, 拓土祈年之⽇。殿下降心育物,振民复古,且方提封榛棘,绥⼊殊荒。窃见郡境有 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昔 文翁守官,起沃成产,伟连抚民,开奥增业,惠昭二邦,庸列两汉。虽效政图功, 不见所绝,联事惟忝,忧同职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又修治马 人陂,民获其利。在任四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诏曰:“陕西心膂须才, 故授卿此职。”随王诞镇襄,复为后军中兵,领义成太守。亮莅官清约,为太祖 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二十七年,卒官,时年四十七。所著诗、赋、颂、赞、三言、诔、哀辞、祭告请雨 文、乐府、挽歌、连珠、教记、⽩事、笺、表、签、议一百八十九首。

  林子,字敬士,田‮弟子‬也。少有大度,年数岁,随王⽗在京口。王恭见而奇之, 曰:“此兒王子师之流也。”与众人共见遗宝,咸争趋之,林子直去不顾。年十三, 遇家祸,时虽逃窜,而哀号昼夜不绝声。王⺟谓之曰:“汝当忍死強视,何为空自 殄绝。”林子曰:“家门酷横,无复假⽇之心,直以至仇未复,故且苟存尔。”一 门既陷妖,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而沈预家甚強富,志相陷灭。 林子与诸兄昼蔵夜出,即货所居宅,营墓葬⽗祖诸叔,凡六丧,俭而有礼。时生业 已尽,老弱甚多,东土饥荒,易子而食,外迫国网,內畏強仇,沈伏山草,无所投 厝。时孙恩屡出会稽,诸将东讨者相续,刘牢之、⾼素之放纵其下,虏暴纵横,独 ⾼祖军政严明,无所‮犯侵‬。林子乃自归曰:“妖贼扰,仆一门悉被驱,⽗祖诸 叔,同罹祸难,犹复偷生天壤者,正以仇雠未复,亲老漂寄尔。今⽇见将军伐恶旌 善,是有道之师,谨率老弱,归罪请命。”因流涕哽咽,三军为之感动。⾼祖甚奇 之,谓曰:“君既是‮家国‬罪人,強雠又在乡里,唯当见随还京,可得无恙。”乃载 以别船,遂尽室移京口,⾼祖分宅给焉。博览众书,留心文义,从⾼祖克京城,进 平都邑。时年十八,⾝长七尺五寸。沈预虑林子为害,常被甲持戈。至是林子与兄 田子还东报雠。五月夏节⽇至,预正大集会,‮弟子‬盈堂,林子兄弟⾝直⼊,斩预 首,男女无长幼悉屠之,以预首祭⽗、祖墓。仍为本郡所命,毅又板为冠军参军, 并不就。林子以家门荼蓼,无复仕心,⾼祖敦,至弥年不起。及⾼祖为扬州,辟 为从事,谓曰:“卿何由遂得不仕。顷年相申,令万物见卿此心尔。”固辞不得 已,然后就职,领建熙令,封资中县五等侯,时年二十一。

  义熙五年,从伐鲜卑,行参镇军军事。大军于临朐战,贼遣虎班突骑驰军后, 林子率精勇东西奋击,皆大破之。慕容超退守广固,复与刘敬宣攻其西隅。广固既 平,而卢循奄至。初,循之下也,广固未拔,循潜遣使结林子及宗人叔长。林子即 密⽩⾼祖,叔长不以闻,反以循旨动林子。叔长素骁果,⾼祖以超未平,隐之,还 至广固,乃诛叔长。谓林子曰:“昔魏武在官渡,汝、兗之士,多怀贰心,唯李通 独断大义,古今一也。”循至蔡洲,贵游之徒,皆议还徙,唯林子请移家京邑,⾼ 祖怪而问之,对曰:“耿纯尽室从戎,李典举宗居魏。林子虽才非古人,实受恩深 重。”⾼祖称善久之。

  林子时领别军于石头,屡战摧寇。循每战无功,乃伪扬声当悉众于⽩石步上, 而设伏于南岸,故大军初起⽩石,留林子与徐⾚将断拒查浦。林子乃进计曰:“此 言妖诈,未必有实,宜深为之防。”⾼祖曰:“石头城险,且淮栅甚固,留卿在后, ⾜以守之。”大军既去,贼果上,⾚特将击之。林子曰:“贼声往⽩石,而屡来挑 战,其情状可知矣。贼养锐待期,而吾众不盈二旅,难以有功。今距守此险,⾜以 自固。若贼伪计不立,大军寻反,君何患焉?”⾚特曰:“今贼悉众向⽩石,留者 必皆羸老,以锐卒击之,无不破也。”便鼓噪而出,贼伏兵齐发,⾚特军果败,弃 军奔北岸;林子率军收⾚特散兵,进战,摧破之。徐道覆乃更上锐卒,沿塘数里。 林子策之曰:“贼沿塘结阵,战者不过一队。今我据其津而厄其要,彼虽锐师数里, 不敢过而东必也。”于是乃断塘而斗。久之,会硃龄石救至,与林子并势,贼乃散 走。大军至自⽩石,杀⾚特以殉,以林子参中军军事。

  从征刘毅,转参太尉军事。十一年,复从讨司马休之。⾼祖每征讨,林子辄摧 锋居前,虽有营部,至于宵夕,辄敕还內侍。贼郭亮之招集蛮众,屯据武陵,武 陵太守王镇恶出奔,林子率军讨之,斩亮之于七里涧,纳镇恶。武陵既平,复讨鲁 轨于石城,轨弃众奔襄,复追蹑之。襄既定,权留守江陵。十二年,⾼祖领平 北将军,林子以太尉参军,复参平北军事。其冬,⾼祖伐羌,复参征西军事,悉署 三府中兵,加建武将军,统军为前锋,从汴⼊河。

  时襄邑降人董神虎有义兵千余人,⾼祖绥怀初附,即板为太尉参军,加扬武 将军,领兵从戎。林子率神虎攻仓垣,克之,神虎伐其功,径还襄邑。林子军次襄 邑,即杀神虎而抚其众。时伪建威将军、河北太守薛帛先据解县,林子至,驰往袭 之,帛弃军奔关中,林子收其兵粮。伪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尹昭据蒲坂,林子于陕 城与冠军檀道济同攻蒲坂,龙骧王镇恶攻潼关。姚泓闻大军至,遣伪东平公姚绍争 据潼关。林子谓道济曰:“今蒲坂城坚池深,不可旬⽇而克,攻之则士卒伤,守之 则引⽇久,不如弃之,还援潼关。且潼关天阻,所谓形胜之地,镇恶孤军,势危力 屈。若使姚绍据之,则难图也。及其未至,当并力争之。若潼关事捷,尹昭可不战 而服。”道济从之。既至,绍举关右之众,设重围围林子及道济、镇恶等。

  时悬师深⼊,粮输艰远,三军疑阻,莫有固志。道济议渡河避其锋,或弃 捐辎重,还赴⾼祖。林子按剑曰:“相公勤王,志清‮合六‬,许、洛已平,关右将定, 事之济否,所系前锋。今舍已捷之形,弃垂成之业,大军尚远,贼众方盛,虽求 还,岂可复得。下官受命前驱,誓在尽命,今⽇之事,自为将军办之。然二三君子, 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塞井焚舍,示无全 志,率麾下数百人犯其西北。绍众小靡,乘其而薄之,绍乃大溃,俘虏以千数, 悉获绍器械资实。时诸将破贼,皆多其首级,而林子献捷书至,每以实闻,⾼祖问 其故,林子曰:“夫王者之师,本有征无战,岂可复增张虚获,以自夸诞。国渊以 事实见赏,魏尚以盈级受罚,此亦前事之师表,后乘之良辙也。”⾼祖曰:“乃所 望于卿也。”

  初,绍退走,还保定城,留伪武卫将军姚鸾精兵守险。林子衔枚夜袭,即屠其 城,劓鸾而坑其众。⾼祖赐书曰:“频再破贼,庆快无譬。既屡摧破,想不复久尔。” 绍复遣抚军将军姚赞将兵屯河上,绝⽔道。赞垒堑未立,林子邀击,连破之,赞轻 骑得脫,众皆奔败。绍又遣长史领军将军姚伯子、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默骡、平 远将军河东太守唐小方率众三万,屯据九泉,凭河固险,以绝粮援。⾼祖以通津阻 要,兵粮所急,复遣林子争据河源。林子率太尉行参军严纲、竺灵秀卷甲进讨,累 战,大破之,即斩伯子、默骡、小方‮级三‬,所俘馘及驴马器械甚多。所虏获三千余 人,悉以还绍,使知王师之弘。兵粮兼储,三军鼓行而西矣。或曰:“彼去国远斗, 其锋不可当。”林子⽩⾼祖曰:“姚绍气盖关右,而力以势屈,外兵屡败,衰亡协 兆,但恐凶命先尽,不得以衅齐斧尔。”寻绍忽死,可谓天诛。于是赞统后事,鸠 集余众,复袭林子。林子率师御之,旗鼓未,一时披溃,赞轻骑遁走。既连战皆 捷,士马旌旗甚盛,⾼祖赐书劝勉,并致缣帛肴浆。

  ⾼祖至阌乡,姚泓扫境內之民,屯兵尧柳。时田子自武关北⼊,屯军蓝田,泓 自率大众攻之。⾼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 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田子穷追,进取长安,林子止之,曰:“往取 长安,如指掌尔。复克贼城,便为独平一国,不赏之功也。”田子乃止。复参相国 事,总任如前。林子威声远闻,三辅震动,关中豪右,望风请附。西州人李焉等并 求立功,孙妲羌杂夷及姚泓亲属,尽相率归林子。⾼祖以林子绥略有方,频赐书褒 美,并令深慰纳之。长安既平,残羌十余万口,西奔陇上,林子追讨至寡妇⽔,转 斗达于槐里,克之,俘获万计。

  大军东归,林子领⽔军于石门,以为声援。还至郡,⾼祖器其才智,不使出也。 故出仕以来,便管军要,自非戎军所指,未尝外典焉。后太祖出镇荆州,议以林子 及谢晦为蕃佐,⾼祖曰:“吾不可顿无二人,林子行则晦不宜出。”乃以林子为西 郞中兵参军,领新兴太守。林子思议弘深,有所陈画,⾼祖未尝不称善。大军还至 彭城,林子以行役既久,士有归心,深陈事宜,并言:“圣王所以戒慎祗肃,非以 崇威立武,实乃经国长民,宜广建蕃屏,崇严宿卫。”⾼祖深相训纳。俄而谢翼谋 反,⾼祖叹曰:“林子之见,何其明也。”太祖进号镇西,随府转,加建威将军、 河东太守。时⾼祖以二虏侵扰,复亲戎,林子固谏,⾼祖答曰:“吾辄当不复自 行。”

  ⾼祖践阼,以佐命功,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固让,不许。傅亮与林子书 曰:“班爵畴勋,历代常典,封赏之发,简自帝心。主上委寄之怀,实参休否,诚 心所期,同国荣戚,政复是卿诸人共弘建內外尔。⾜下虽存挹退,岂得独为君子琊!” 除府谘议参军,将军、太守如故。寻召暂下,以中兵局事副录事参军王华。上以林 子清公勤俭,赏赐重叠,皆散于亲故。家无余财,未尝问生产之事,中表孤贫悉归 焉。遭⺟忧,还东葬,乘舆躬幸,信使相望。葬毕,诏曰:“军国多务,內外须才, 前镇西谘议、建威将军、河东太守沈林子,不得遂其情事,可起辅国将军。”林子 固辞,不许,赐墨诏,朔望不复还朝,每军国大事,辄询问焉。时领军将军谢晦任 当国政,晦每疾宁,辄摄林子代之。林子居丧至孝,⾼祖深相忧愍。顷之有疾,上 以林子孝,不使哭泣减损,与⼊省,⽇夕‮慰抚‬。敕诸公曰:“其至过人, 卿等数慰视之。”小差乃出。上寻不豫,被敕⼊侍医药,会疾动还外。

  永初三年,薨,时年四十六。群公知上深相矜重,恐以实启,必有损恸,每见 呼问,辄答疾病还家,或有中旨,亦假为其答。⾼祖寻崩,竟不知也。赐东园秘器, 朝服一具,⾐一袭,钱二十万,布二百匹。诏曰:“故辅国将军沈林子,器怀真审, 忠绩允著,才志未遂,伤悼在怀。可追赠征虏将军。”有司率常典也。元嘉二十五 年,谥曰怀伯。

  林子简泰廉靖,不接世务,义让之美,著于闺门,虽在戎旅,语不及军事。 所著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表、笺、‮记书‬、⽩事、启事、论、老子 一百二十一首。太祖后读林子集,叹息曰:“此人作公,应继王太保。”子邵嗣。

  劭,字道辉,美风姿,涉猎文史。袭爵,驸马都尉、奉朝请。太祖以旧恩召见, ⼊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強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 邵人⾝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事见宋文帝中诏)于是拜強弩将 军。出为钟离太守,在郡有惠政,夹淮‮民人‬慕其化,远近莫不投集。郡先无市,时 江夏王义恭为南兗州,启太祖置立焉(事见宋文帝中诏)。义恭又启太祖曰:“盱 眙太守刘显真求自解说,邵往莅任有绩,彰于民听,若重授盱眙,⾜为良二千石。” 上不许,曰:“其愿还经年,方复作此流迁,必当大罔罔也。”(事见宋文帝中诏)。 上敕州辟邵弟亮,邵以从弟正蚤孤,乞移恩于正,上嘉而许之。在任六年,⼊为衡 王义季右军中兵参军。始兴王浚初开后军府,又为中兵。义季在江陵,安西府中 兵久缺,启太祖求人,上答曰:“称意才难得。沈邵虽未经军事,既是腹心,作钟 离郡,及在后军府,房中甚修理,或遣之。”其事不果(事见宋文帝中诏)。⼊ 为通直郞。

  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邵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 深相宠待,晨夕兼侍,每出游,或敕同辇。时车驾祀南郊,特诏邵兼侍中负玺,代 真官陪乘。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出镇豫章,申谟为中兵参军,掌城防之任,庐陵王绍 为江州,以邵为南中郞府录事参军,行府州事,事未行,会谟丁艰,邵代谟为大将 军中兵,加宁朔将军(事见宋文帝中诏)。邵南行,上遂相任委,不复选代,仍兼 录事,领城局。后义康被废,邵改为庐陵王绍南中郞参军,将军如故。义康徙安成, 邵复以本号为安成相。在郡以宽和恩信,为南土所怀。郡民王孚有学业,志行见称 州里,邵莅任未几,而孚卒,邵赠以孝廉,板教曰:“前文学主簿王孚,行洁业淳, 弃华息竞,志学修道,老而弥笃。方授右职,不幸暴亡,可假孝廉檄,荐以特牲。 缅想延陵,以遂本怀。”邵慰恤孤老,劝课农桑,前后累蒙赏赐。邵疾病,使命累 续,遣御医上药,异味远珍,金帛⾐裘,相望不绝。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四十 三。上甚相痛悼。

  子侃嗣,官至山王休祐骠骑中兵参军、南沛郡太守。侃卒,子整应袭爵,齐 受禅,国除。

  璞,字道真,林子少子也。童孺时,神意闲审,有异于众。太祖问林子:“闻 君小兒器质不凡,甚相识。”林子令璞进见,太祖奇璞应对,谓林子曰:“此非 常兒。”年十许岁,智度便有大成之姿,好学不倦,善属文,时有忆识之功。尤练 究万事,经耳过目,人莫能欺之。居家精理,姻族资赖。弱冠,吴兴太守王韶之再 命,不就。张邵临郡,又命为主簿,除南平王左常侍。太祖引见,谓曰:“吾昔以 弱年出蕃,卿家以亲要见辅,今⽇之授,意在不薄。王家之事,一以相委,勿以国 官乖清涂为罔罔也。”

  元嘉十七年,始兴王浚为扬州刺史,宠爱殊异,以为主簿。时顺范晔为长史, 行州事。晔颇疏,太祖召璞谓曰:“神畿之政,既不易理。浚以弱年临州,万物 皆属耳目,赏罚得失,特宜详慎。范晔疏,必多不同。卿腹心所寄,当密以在意。 彼虽行事,其实委卿也。”璞以任遇既深,乃夙夜匪懈,其有所怀,辄以密启,每 至施行,必从中出。晔正谓圣明留察,故深更恭慎,而莫见其际也。在职八年,神 州大治,民无谤黩,璞有力焉。

  二十二年,范晔坐事诛,于时浚虽曰亲览,州事一以付璞。太祖从容谓始兴王 曰:“沈璞奉时无纤介之失,在家有孝友之称,学优才赡,文义可观,而沈深守静, 不求名誉,甚佳。汝但应委之以事,乃宜引与晤对。”浚既素加赏遇,又敬奉此旨。 璞尝作《旧宮赋》,久而未毕,浚与璞疏曰:“卿常有速藻,《旧宮》何其淹耶? 想行就尔。”璞因事陈答,辞义可观。浚重教曰:“卿沈思淹⽇,向聊相敦问,还 ⽩斐然,遂兼纸翰。昔曹植有言,下笔成章,良谓逸才赡藻,夸其辞说,以今况之, 方知其信。执省踌躇,三复不已。吾远惭楚元,门盈申、⽩之宾,近愧梁孝,庭列 枚、马之客,欣恧至,谅唯深矣。薄因末牍,以代一面。”又与主簿顾迈、孔道 存书曰:“沈璞淹思逾岁,卿研虑数旬,瑰丽之美,信同在昔。向聊问之,而远答 累翰,辞藻逸,致慰良多。既欣股肱备此髦楚,还惭予躬无德而称。复裁少字, 宣志于璞,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此书真本犹存)。浚年既长,璞固求 辞事,上虽听许,而意甚不悦。以璞为浚始兴国大农,寻除秣陵令。

  时天下殷实,四方辐辏,京邑二县,号为难治。璞以清严制下,端平待物,奷 吏敛手,猾民知惧。其闾里少年,博徒酒客,或财利争斗,妄相诬引,前后不能判 者,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探擿是非,各标证据,或辨甲有以知乙,或验东 而西事自显,莫不厌伏,有如神明。以疾去职。太祖厚加存问,赏赐甚厚。浚出为 南徐州,谓璞曰:“浚既出蕃,卿故当卧而护之。”与浚诏曰:“沈璞累年主簿, 又经国卿,虽未尝为行佐,今故当正参军耶。若尔,正当署余曹,兼房任,不尔便 宜行佐正署中兵,恐于选体如不多耳。”(事见宋文帝中诏)乃为正佐。

  俄迁宣威将军、盱眙太守。时王师北伐,彭、汴无虞。璞以強寇对阵,事未可 测,郡首淮隅,道当冲要,乃修城垒,浚重隍,聚材石,积盐米,为不可胜之算。 众咸不同,朝旨亦谓为过。俄而贼大越逸,索虏大帅托跋焘自率步骑数十万,陵践 六州,京邑为之惧,百守千城,莫不奔骇。腹心劝璞还京师,璞曰:“若贼大众, 不盼小城,故无所惧。若⾁薄来攻,则成禽也。诸军何尝见数十万人聚在一处,而 不败者。昆、合淝,前事之明验。此是吾报国之秋,诸军封侯之⽇。”众既见璞 神⾊不异,老幼在焉,人情乃定。收集得二千精手,谓诸将曰:“⾜矣。但恐贼不 过尔。”贼既济淮,诸军将帅⽑遐祚、胡崇之、臧澄之等,为虏所覆,无不殄尽, 唯辅国将军臧质⾝走,收散卒千余人来向城。众谓璞曰:“若不攻则无所事众, 若其来也,城中止可容见力尔,地狭人多,鲜不为患。且敌众我寡,人所共知,虽 云攻守不同,故当耝量強弱,知难而退,亦用兵之要。若以今众法能退敌完城者, 则全功不在我,若宜避贼归都,会资舟楫,则更相蹂践,正⾜为患。今闭门勿受, 不亦可乎!”璞叹曰:“不然。贼不能登城,为诸君保之。舟楫之计,固已久息。 贼之残害,古今之未有,屠剥之刑,众所共见,其中有福者,不过得驱还北国作奴 婢尔。彼虽乌合,宁不惮此耶!所谓‘同舟而济,胡、越不患异心’也。今人多则 退速,人少则退迟,吾宁专功缓贼乎!”乃命开门纳质。质见城隍阻固,人情辑 和,鲑米丰盛,器械山积,大喜,众皆称万岁。及贼至,四面蚁集攻城,璞与质随 宜应拒,攻守三旬,殄其太半,焘乃遁走。有议追之者,璞曰:“今兵士不多, 又非素附,虽固守有余未可以言战也。但可整舟舻,示若渡岸者,以速其走计, 不须实行。”咸以为然。

  臧质以璞城主,使自上露板。璞谦虚,推功于质。既不自上,质露板亦不及 焉。太祖嘉璞功效,遣中使深相褒美。太祖又别诏曰:“近者险急,老弱殊当忧迫 耶。念卿尔时,难为心想。百姓流转已还,此遣部运寻至,委卿量所赡济也。”始 兴王浚亦与璞书曰:“狡虏狂凶,自送近服,伪将即毙,酋长伤残,实天威所丧, 卿诸人忠勇之效也。吾式遏无素,致境芜民瘠,负乘之愧,允当其责。近乞退谢愆, 不蒙垂许,故以报卿。”宣城太守王僧达书与璞曰:“⾜下何如,想馆舍正安,士 马无恙。离析有时,音旨无⽇,忧咏沈昑,增其劳望。间者獯猃扈横,掠剥边鄙, 邮贩绝尘,坰介靡达,瞻江盼淮,眇然千里。吾闻泾梗棘,伊滑荐遁,鸟集弦绝, 患深自古。承知乃昔寇苦城境,胜胄朝餐,伍甲宵舍,烽鼓警,羽镝骤合。而⾜ 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遂能固孤城,覆严对,陷死地,觌 生光,古之田、孙,何以尚兹。商驿始通,耝知梗概,崇赞胆智,嘉贺文猛,甚善 甚善。吾近以戎暴横斥,规效情命,收⻳落簪,星舍京里,既获遄至,胡马卷迹, 支离沾德,复继前绪,《行苇》之,实协初虑。但乖涂重隔,顾增慨涕,比恆疾 卧,忧委兼叠,裁书送想,无斁久怀。”

  征还,淮南太守,赏赐丰厚,⽇夕宴见。朝士有言璞功者,上曰:“臧质姻戚, 又年位在前,盱眙元功,当以归之。沈璞每以谦自牧,唯恐赏之居前,此士燮之意 也。”时中书郞缺,尚书令何尚之领吏部,举璞及谢庄、陆展,事不行。(事见文 帝中诏。凡中诏今悉在台,犹法书典书也。)

  三十年,元凶弑立,璞乃号泣曰:“一门蒙殊常之恩,而逢若斯之运,悠悠上 天,此何人哉!”⽇夜忧叹,以至动疾。会二凶令送老弱还都,璞笃孝,寻闻 尊老应幽执,辄哽咽不自胜,疾遂增笃,不堪远,世祖义军至界首,方得致⾝。 先是,琅琊颜竣与璞,不酬其意,竣以致恨。及世祖将至都,方有谗说以璞奉 之晚,横罹世难,时年三十八。所著赋、颂、赞、祭文、诔、七、吊、四五言诗、 笺、表,皆遇零失,今所余诗笔杂文凡二十首。璞有子曰囗。

  伯⽟,字德润,虔子子也。温恭有行业,能为文章。少除世祖武陵国侍郞,转 右常侍,南中郞行参军,自国⼊府,以文义见知,文章多见世祖集。世祖践阼,除 员外散骑郞,不拜。左卫颜竣请为司马。出补句容令,在县有能名。复为江夏王义 恭太宰行参军,与奉朝请谢超宗、何法盛校书东宮,复为余姚令,还为卫尉丞。世 祖旧臣故佐,普皆升显,伯⽟自守私门,朔望未尝问讯。颜师伯、戴法兴等并有蕃 邸之旧,一不造问,由是官次不进。上以伯⽟容状似画图仲尼像,常呼为孔丘。旧 制,车驾出行,卫尉丞直门,常戎服。张永谓伯⽟曰:“此职乖卿志。”王景文亦 与伯⽟有旧,常陪辇出,指伯⽟⽩上:“孔丘奇形容。”上于是特听伯⽟直门服玄 ⾐。出为晋安王子勋前军行参军,侍子勋读书。随府转镇军行佐。

  前废帝时,王景文领选,谓子勋典签沈光祖曰:“邓琬一旦为长史行事,沈伯 ⽟先帝在蕃囗佐,今犹不改,民生定不应佳。”戴法兴闻景文此言,乃转伯⽟为参 军事。子勋初起兵,转府功曹。及即伪位,以为中书侍郞。初,伯⽟为卫尉丞,太 宗为卫尉,共事甚美。及子勋败,伯⽟下狱,见原,犹以在南无诚,被责,除南台 御史,寻转武陵国詹事,又转大农,⺟老解职。贫薄理尽,闲卧一室,自非吊省亲 旧,不尝出门。司徒袁粲、司空褚渊深相知赏,选为永世令,转在永兴,皆有能名。 后废帝元徽三年,卒,时年五十七。伯⽟至孝,奉亲有闻,未尝妄取于人,有物 辄散之知故。温雅有风味,和而能辨,与人共事,皆为深

  弟仲⽟,泰始末,为宁朔长史、蜀郡太守。益州刺史刘亮卒,仲⽟行府州事。 巴西李承明为,仲⽟遣司马王天生讨平之。废帝诏以为安成王抚军中兵参军,加 建威将军。沈攸之请为征西谘议,未拜,卒。

  史臣年十三而孤,少颇好学,虽弃⽇无功,而伏膺不改。常以晋氏一代,竟无 全书,年二十许,便有撰述之意。泰始初,征西将军蔡兴宗为启明帝,有敕赐许, 自此迄今,年逾二十,所撰之书,凡一百二十卷。条流虽举,而采掇未周,永明初, 遇盗失第五帙。建元四年未终,被敕撰国史。永明二年,又朅奏兼著作郞,撰次起 居注。自兹王役,无暇搜撰。五年舂,又被敕撰《宋书》。六年二月毕功,表上之, 曰:

  臣约言:臣闻大禹刊木,事炳虞书,西伯戡黎,功焕商典。伏惟皇基积峻,帝 烈弘深,树德往朝,立勋前代,若不观风唐世,无以见帝妫之美,自非睹秦余, 何用知汉祖之业。是以掌言未记,爰动天情,曲诏史官,追述大典。臣实庸妄,文 史多阙,以兹不才。对扬盛旨,是用夕惕载怀,忘其寝食者也。

  臣约顿首死罪:窃惟宋氏南面,承历统天,虽世穷八主,年减百载,而兵车亟 动,国道屡屯,垂文简牍,事数繁广。若夫英主启基,名臣建绩,拯世夷难之功, 配天光宅之运,亦⾜以勒铭钟鼎,昭被方策。及后暴朝,前王罕二,国衅家祸, 旷古未书,又可以式规万叶,作鉴于后。

  宋故著作郞何承天始撰《宋书》,草立纪传,止于武帝功臣,篇牍未广。其所 撰志,唯《天文》,《律历》,自此外,悉委奉朝请山谦之。谦之,孝建初,又被 诏撰述,寻值病亡,仍使南台侍御史苏宝生续造诸传,元嘉名臣,皆其所撰。宝生 被诛,大明中,又命著作郞徐爰踵成前作。爰因何、苏所述,勒为一史,起自义熙 之初,讫于大明之末。至于臧质、鲁慡、王僧达诸传,又皆孝武所造。自永光以来, 至于禅让,十余年內,阙而不续,一代典文,始末未举。且事属当时,多非实录, 又立传之方,取舍乖衷,进由时旨,退傍世情,垂之方来,难以取信。臣以谨更创 立,制成新史,始自义熙肇号,终于升明三年。桓玄、谯纵、卢循、马、鲁之徒, ⾝为晋贼,非关后代。吴隐、谢混、郗僧施,义止前朝,不宜滥⼊宋典。刘毅、何 无忌、魏咏之、檀恁之、孟昶、诸葛长民,志在兴复,情非造宋,今并刊除,归之 晋籍。

  臣远愧南、董,近谢迁、固,以闾阎小才,述一代盛典,属辞比事,望古惭良, 鞠躬跼蹐,靦汗亡厝。本纪列传,缮写已毕,合志表七十卷,臣今谨奏呈。所撰诸 志,须成续上。谨条目录,诣省拜表奉书以闻。臣约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 罪!

  译文

  当年少暤金天氏有一个后裔子孙叫昧的,当玄冥神的老师,生了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继承⽗亲的职业,开发汾⽔、洮⽔一带,以大湖泽作为屏障,在太原这一带建城而居,颛顼帝很赞扬他,把他分封在汾川。他的后代又分成四国:沈子国、姒国、蓐国、⻩国。沈子国,即今⽇的汝南郡平舆县的沈亭便是故址。舂秋时代,沈子国参加诸侯大会。鲁定公四年,诸侯会集召陵讨伐楚国,沈子没有参加,晋国叫蔡国攻打沈子国,消灭了它,俘虏沈子嘉而归,他的后代便以国号为姓氏。从这往下,家谱世牒流失不见。秦朝末年有个人叫沈逞,被征调为丞相,他没有应命。汉初沈逞曾孙沈保,被封竹邑侯。沈保的儿子沈遵,从本国迁居九江的寿舂,官至齐王太傅、敷德侯。沈遵的儿子沈达,官至骠骑将军。沈达的儿子沈乾,官至尚书令。沈乾的儿子沈弘,官至南太守。沈弘的儿子沈勖,河內太守。沈勖的儿子沈奋,官至御史中丞。沈奋的儿子沈恪,将作大臣。沈恪的儿子沈谦,尚书关內侯。沈谦的儿子沈靖,济太守。沈靖的儿子沈戎字威卿,在州中当从事,说降大盗尹良,汉光武帝赞赏他的功劳,封他为海昏县侯,沈戎推辞不接受。因此避开迁移到会稽乌程县的余不乡,此后世世代代都居在这里,汉顺帝永建元年,分出会稽设立吴郡,又变成了吴郡人。汉灵帝初平五年,分出乌程,余杭部分,设置永安县,吴国孙皓宝鼎二年,又分出吴郡的一部分设吴兴郡,沈氏再成为新郡人,虽然邦邑的名称多次更改,但沈氏一直没有迁移。晋武帝统一吴国后,在太康二年,改永安县为武康县。史臣我七世祖沈延开始居住本县东方的博陆里余乌村。我的祖⽗在京师做官,在义熙十一年(415),⾼祖刘裕赐给建康都亭里的运巷作我的居住地。

  沈戎的儿子沈丰,字圣通,官至零陵太守,曾招致⻩龙芝草的瑞征。他的第二个儿子沈浒字仲⾼、官至安平国相。他的小儿子沈景,河间国相,沈演之、沈庆之、沈昙庆、沈怀文便是他的后人。沈浒的儿子沈鸾字建光,少有⾼名,州中推举他为秀才,公府征调他为州别驾从事史。当时广陵太守陆稠,是沈鸾的舅舅,因为正义刚直和卓越的政绩,在汉朝很有名气,再把女儿嫁给他。他年二十三岁,便去世了,他的儿子沈直字伯平,州里推举他做秀才,也有⾼洁的名声,年刚二十八岁而逝。

  沈直的儿子沈仪字仲则,小时候便有极其⾼尚的品德。兄长沈瑜十岁,沈仪本人九岁而⽗亲便去世了。沈仪守孝超过了礼节,悲伤超过成年人。他的外祖⽗会稽人盛孝章,是汉未名人,时常担忧,每每安‮慰抚‬藉他:“你们都是卓越慡达之人,终究会成为大器,何必过分循礼节,自取灭亡呢?”三年期満,沈仪等几乎失掉命。所以他兄弟们都因孝义著名。沈瑜死得很早。沈仪好学有文才,以研究儒学为业。当时海內大,战蜂起,经学之路废弛,士人很少有完美品德的,而沈仪缄默少语,坚守道德,一点也不改变,风格严谨,行坚贞,不轻易结纳他人,只与同族侄子沈仲山、叔山和吴郡的陆公纪很好。州郡多次恭请他出山,二府前后征用,皇帝又征用,沈仪都不应征,寿终正寝。

  他的儿子沈宪字元礼,左中郞、新都都尉、定侯,以才志在吴朝著名。沈宪的儿子沈矫字仲桓,以气节⾼朗著称,出仕当立武校尉、偏将军、封列侯、建威将军、新都太守。孙皓的时候,沈矫被看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将领。吴国被平定后,沈矫被任为郁林长沙二郡太守,他都没有赴任。太康末年去世。他的儿子沈陵字景⾼,太傅东海王越用他为从事。元帝当镇东将军,叫他当参军事。徐馥作,杀了吴兴太守袁。。,沈陵讨平了徐馥,他的儿子沈延字思长,官至桓温的安西参军,颍川太守。他的儿子沈贺字子宁,是桓冲的南中郞参军,随同桓冲围攻袁真,遇病而死。

  沈贺的儿子沈警字世明,纯粹忠贞有志气,学通《左氏舂秋》。他家世代富有,财产达到千两⻩金,在郡中当主簿,后将军谢安叫他去当参军,很是敬重他。沈警家财丰厚,是东南的豪绅,无意于出仕,称病而归。谢安坚决挽留他,于是对沈警说:“沈参军,你有独善其⾝之志向,不是很⾼贵吗?”沈警答道:“使君用道德教化人士,我以前仰慕你的大德而来,既然不需我对时务有所补益,所以我还是想満⾜我的吃喝的愿望罢了。”归家几年,以平生学术为业,自得其乐。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王恭镇守京口,和沈警旧情很深,再推荐他做自己的参军,多次写信相召,沈警不得已前去了,不久又辞职而归。沈警的儿子沈穆夫字彦和,少时特别好学,也精通《左氏舂秋》。王恭叫他当前军主簿,写信给沈警说:“⾜下既然怀不屈的志向,⾼卧东南,所以委屈令郞共事,这并不是用吏事他。”当初,钱塘人杜子恭颇有道术,能通神灵,东方豪门大户和京城显贵,都虔诚地供奉他,仿佛弟子一般,把他当成天老爷,沈警家历代信仰道教,也敬奉杜子恭。杜子恭死了,他的门徒孙泰,孙泰的弟弟的儿子孙恩继承他的⾐钵,沈警再奉尊他们。隆安三年(399),孙恩在会稽作,自称征东将军,三吴地区群起响应。沈穆夫当时正在会稽,孙恩以他为前部参军、振武将军、余姚令。那年十二月二十八⽇,孙恩被刘牢之打败,辅国将军⾼素在山回踵埭捉住沈穆夫和伪吴郡太守陆环之,吴兴太守丘。。,并且把他们都杀了,把脑袋割下来送到京城,此事可见《隆安故事》。先前宗人沈预一向品德卑劣,沈警非常讨厌他,到这时沈警听说沈穆夫参与造反,逃脫躲蔵起来,本来可以免除死亡,沈预密告官府,沈警和沈穆夫,他弟弟仲夫、任夫、预夫、佩夫都被害死,只有穆夫的儿子沈渊子、沈云子、沈田子、沈林子、沈虔子得以逃脫。

  沈渊子字敬深,小时候便有志气,坚守道义,随同⾼祖攻克京城,被封为繁。。县五等侯、参镇军、车骑中军事,又当刘道规辅国、征西将军、兼领宁蜀太守,和刘基在大簿共同杀了蔡猛,回来当太尉参军,随同征讨司马休之,和徐逵之同时牺牲。时年三十五岁。

  沈正字元直,汪洋有气度,风姿秀美,会装饰,善打扮,喜老庄学术。二十岁时,本州便征调他当从事。他的同姓本家光禄大夫沈演之评判他说:“这是本族中的千里马。”沈正出外当始宁、乌伤、娄县等县令,因⺟亲去世离职。孝期満了之后,当随王刘诞后军安南行参军。刘诞镇守会稽,沈正再当参安东军事。元嘉二十年(443),元凶刘邵杀文帝而立,分出江东地区部分设会州,以刘诞当刺史。刘诞将应命,沈正游说司马顾琛说:“‮家国‬出了这种祸,是开天辟地以来没有过的,今⽇借助江东义勇的锐兵,为天下首倡,如果再派一介使者,四方岂不响应,用这来雪洗朝廷聇辱,表明臣子的诚心。怎么能向凶贼俯首称臣,让殿下接受他的伪宠。”顾琛说:“江东太平已久,人不知何为战争,虽然逆顺有不同,然而強弱又很悬殊,应当等待四方,有起义的,然后再响应,那还不算迟。”沈正说:“天下如果有没有⽗亲的‮家国‬,那么这样是可以的。如果不是这样,难道可以安心地生活在仇敌和辱亡中,而被别人所责备。今⽇我沈正与弑君逆贼魔鬼不共戴天,起兵之⽇,难道还想保命吗?冯衍说得好,大汉的贵臣,难道还不如荆齐低士人吗?况且殿下既是臣民又是儿子,事关‮家国‬的大事呢?”顾琛于是和沈正都进去说刘诞,刘诞仍然犹豫不决,恰遇浔义兵奋起,世祖派的人来了,刘诞于是加沈正宁朔将军,带兵继援刘季之。刘诞进城当骠骑将军,沈正当中兵参军,迁任长⽔校尉。孝建元年(454),迁移青州到历城,临淄一带便空了起来,朝廷任沈正当宁朔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委任他全齐一带的重任,还未赴任,二年(455)便去世了,时年四十三。沈正平生喜快乐,生活很奢侈,他死之后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

  沈渊子的弟弟沈云子,元嘉年中,当过晋安太守。

  沈云子的儿子沈焕字士蔚,小时候当驸马都尉,奉朝请。元凶进京刺杀文帝时,沈焕当时任中庶子,正在坊中值班,被迫一同进⼊台城。刘邵称帝,让他当羽林监,沈焕辞官不接受,而只接受了员外散骑侍郞的官,刘邵叫他防守南淮王刘义宣的儿子们,此事可参见《刘义宣传》,同时被任命为丞相行参军、员外散骑侍郞、南昌令,在任上颇有能⼲的名声。又任晋平王刘休。。骠骑中兵记室参军,同僚们都因谄媚升官,沈焕偏是例外,不久以后,记室参军周敬祖等被太守斥责有罪,转沈焕的官为咨议参军。后废帝元徽中,用他当宁远将军、州刺史,还未到任便病逝了,时年四十五岁。

  沈田子字敬光,是云子的弟弟,他跟从⾼祖攻击京口城再随同前进平定都城,曾任参镇军军事,封营道县五等侯。义熙五年(409),⾼祖北伐鲜卑,沈田子率领偏师和龙骧将军孟龙符当先锋。慕容超屯临朐抗拒大军,孟龙符在战斗中牺牲,沈田子经过苦战终于打败了慕容超,到卢循进京都时,刘裕派田子和建威将军孙季⾼,由海路袭击广州,加派他为振武将军。卢循的余徐道覆还保始兴,沈田子再与右将军刘藩共同攻讨。卢循不久回到广州围攻孙季⾼,田子担心孙季⾼孤兵危险,对刘藩说:“广州城虽然坚固,但本来是敌人的老巢,今⽇卢循回去围攻,也许会发生危险。况且孙季⾼人力太少不能持久抵抗,如果再让敌人据有此城,必然气势再起。下官我和孙季⾼同受艰难,渡过苍海在万死一生之中,攻取广州,怎么能坐视危险,不去拯救。”于是田子率军南归,到了那里,敌人已收集散兵,包围广州,孙季⾼单独守卫,危急万分,听说田子忽然来到,喜到极点,沈田子于是背着河⽔结阵,⾝先士卒,经一场战,大败敌军,于是他派兵追讨,又在苍悟、郁林、宁浦大败卢循。待回到广州时,孙季⾼已病死,在兵荒之后,山民纷纷出来掳掠,甚至攻陷城镇,杀害长官,沈田子随机讨击,几十天便平定了。广州刺史褚叔度到了,才回到京城。他被任命为太尉参军、振武将军、淮陵內史,赐爵都乡侯,再参世子征虏军事、将军,內史照旧。八年(412),跟从讨伐刘毅,十一年(415)再随同讨伐司马休之,兼领别部司马,和征虏将军赵伦之,参征虏军事、振北将军、扶风太守。

  十二年,⾼祖北伐,沈田子和顺太守傅弘之各带一支军队,从武关进⼊关中,屯据青泥。姚泓想亲自抵挡宋军主力,担心田子袭击他的后卫,想先解决沈田子等,然后集中‮国全‬兵力再向东抵御。于是他带步兵几万,突然到达青泥。沈田子本来是作为疑兵使用的,只带几百人,他想进攻敌人,傅弘之说:“敌众我寡,不是敌人的对手。”沈田子说:“兵贵用奇,不必在多。”傅弘之仍然固执己见,田子说:“众寡悬殊,势不两立,如果敌人把我们团团围住,人心沮丧,大事便完了。趁着敌人阵脚不稳,进攻必然成功,所谓先⼊有夺人之声。”他独自率领部兵擂鼓而进,被秦兵包围几重,田子‮慰抚‬将士们说:“诸位兄弟远离亲戚,背向故乡,在箭石之中出出进进,正是等待今天这样的时候。封侯的事业,大概就在这里吧?”于是丢下⾝上的⼲粮,毁掉房子,亲带士兵,前后战,所向披靡。他所带领的江东勇士,会用短兵器,在鼓声呐喊声中,敌人一下子溃败了。沈田子等杀了一万多敌人,得到姚泓的伪辇车和皇帝⾐服,⾼祖上表晋安帝说:“参征虏军事、振武将军、扶风太守沈田子,率领精锐‮队部‬,背城战,⾝先士卒,勇冠三军以少击多,所向必克,从辰时到未时,杀死敌人几千名,姚泓卸甲丢盔,奔逃霸河西岸,致使咸一带敌兵空虚,我军四面包围,清除敌人残余,就在瞬间之內可以实现。”天子慰劳⾼祖说:“逃敌凭借险要地形与我们敌对,偷安一时,在函⾕抗拒我军,必将招致消灭的命运。将帅们忠心王室,不顾酷热和严寒。宋公亲临大军,扬声中原,兵车刚一上路,敌人闭关自守,你们进⼊崤山陕县一带,敌人的潼关天险便为您打开。姚泓窘迫之极,远离巢⽳,向我军送死,我们的偏师,便将姚泓在霸上击败,敌军尸横遍野,武器堆成小山,俘虏四处逃窜,敌人首领逃窜,‮华中‬和各少数民族云集响应我们,几十年的逃敌一⽇之內便被歼灭。”长安平定之后,⾼祖在文昌殿举行宴会,拿起杯子赐田子喝酒说:“咸所以能平定,是你的功劳。”田子辞谢说:“咸所以能平定,是圣上的英明所至,各将领效忠,田子未出什么大力。”当即授予田子为咸、始平二郡太守。大军既已返回,桂公义真留长安,以田子为安西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始平太守。当时赫连前来‮略侵‬,沈田子和安西司马王镇恶都到北地抗击敌人。当初,⾼祖将回来之前,沈田子和傅弘之等人以为王镇恶家在关中,不能保证他忠心王室,多次把这告诉给⾼祖刘裕,⾼祖说:“今⽇留下你们文武将士一万人。他如果想图谋不轨,只是自取灭亡而已,不需多言。”则此时田子和王镇恶都出屯北地,一些人谣传王镇恶想杀死全部的南方人,用几千人送刘义真南还,乘机占据关中反叛。沈田子和傅弘之商议,假传刘裕的命令杀掉王镇恶,合力击败赫连,定安关中,然后奔回谢罪,沈田子的同宗沈敬仁力大过人,沈田子在傅弘之营內请王镇恶商量事情。叫沈敬仁在座位上杀了王镇恶,自己则率领手下几千人奔到刘义真那里,刘义真长史王修在长安仓门外抓住沈田子并杀了他,这年正是晋安帝义熙十四年正月十五⽇。当时他三十六岁,沈田子开始因功劳大应该受封,因此事只好作罢,⾼祖上表天子,说田子突发疯病,没有深究他的罪行。田子没有儿子,他弟弟沈林子以自己的第二子沈亮继承沈田子。

  沈亮字道明,清廉有道德,好学深思,也会写文章,还不到二十岁,本州便征用他为从事。会稽太守孟岂页在郡中不守法纪,沈亮弹劾了他,他被免官,又上书说天文地理的灾难异常,因此转任西曹主簿。当时三吴大⽔淹了这一带,⾕子价格昂贵,‮民人‬饥饿。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叫部属献计解决‮民人‬的疾苦,沈亮献议说:“东方发生灾荒,‮民人‬凋零,⾕价⾼涨,富人屯积⾕物,使价格一天天上涨,朝廷应该命令自己的下属,搞出富贫的虚实情况,叫积蓄富人,允许他们留下一年的储蓄,其余都要把米卖出来,制定平稳的价格,这是可行于千百年的好法子,权宜用于一时之间。另外淮河流域今年丰收,那里富裕,土地肥沃,麦子收割,粟米将要成,可以分出一部分进行上抵税,使他们在市上进行换,三吴的饥民,又贷给他们钱财,让強壮劳力转运粮食,帮助老人小孩渡过难关,另外酒不过是喝着舒服,但离了它也可以活命,尤其应该噤止,以损减游乐的费用。”他的这一建议被采纳实行。世祖出镇历,以沈亮为代参征虏军事。百姓有当盗墓贼的也让附近村民抵罪,和军队中另外一支受敌而不救援同罪。沈亮献议说:

  “体会掘墓的行径,只属于盗窃,纯粹因‮犯侵‬死去之人所以把他们当成大罪。掘墓的人,必穿着绑腿隐蔵他的形迹,打家劫舍的人,则大喊大叫让别人害怕。所以做打劫的容易,做強盗的难。况且山野田原是无人居住的地方。山丘陇田不是寻常道路经历过的地方,想加以防守不能和村庄相比,寻名责实,盗窃方与打劫不同,那么军中不援救另外的‮队部‬的罪行,应该是比这些強盗罪重一些。

  “另外惩罚的条律,虽然和军中不能相比较,但是没有远近路程的等级。墓地没有界限,应当当成近邻罚罪,如果不加以划分界限,那么几步之內和十里之外,便会受到同一种罪责的惩罚,防止百姓的条文,不能一下子去掉,遇上犯罪的法律,应该有适当的分别。我认为相隔一百步內跑去告知而不管的百姓,判徒刑一年,百步以外的地区,是不能罚罪的。”

  沈亮又启告太祖关于州府中的事务说:“我看见西府中的士兵,有的年近八十,而仍然服侍长官,或者只有七岁的小孩便已服劳役,衰弱的老年人,气虚无力。小孩子的⾝体,肌肤还未充实,而使他们⽇夜劳动,从人心的角度来说过不去,实际上是得不偿失。法令规定,老年人六十退休,少年人服役也要満十五岁,如果力气跟不上,应该给予他们优待。”文帝下诏书说:“以前已经叫令兄改⾰这个问题,不久遇事没有施行,今天再下令叫荆州府施行。”当时正筑州城,工役严酷而急促,沈亮又上书说:“所有的城池,都是筑成的,城基宽阔,工程庞大,督促又严急,不管劳动量的大小,只顾筑城的速度,岁月间完成的事,想几天完成。近来看见服役人天还未亮便上工,打了三更鼓才罢工,督促太多,自然有不到的地方。到了休息的⽇子,又限制他们,一到了酷暑多雨的季节,很多人便累死了。近来看见的,颇有些人逃跑了。我想这里是內地城镇。管理的目的,不在于一下子完工。如果稍稍宽限工期,稍稍缓和服役的人,辛苦到极点的农夫,他们是非常⾼兴的,综合考察最后的功效,也差不到哪儿去。

  “我听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厨房有主人,不需他人⼲扰,况且像我这样疏远的小臣所能参预谋议的呢?但是我每每深感皇恩浩大,世世代代忠心王室,假如心有所想,便忘记了其他的不利。”

  文帝回答诏书说:“你上表很好,这些问题是一贯存在的,近来多次叫他们改正一点,仍然如此,很是不讲道理,刚刚又叫孟休宣布诏书大概与你的提议有些不同,你回去可以暗中观察筑城情况。”始兴王刘浚为扬州刺史,沈亮再当他的主簿和秣陵县令。沈亮善于发奷鏝伏,有罪必抓,上司觉得他很能⼲,调他进来当尚书都官郞。

  襄与边关相接,从吴国以来,从未有皇子出镇此州,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外当抚军将军,雍州刺史,天子很关心雍州的事务,因为老宛城近邻两关,与崤山陕县相隔很近,是襄北边的屏障,加上这一带內外都有很強蛮人。盘踞边疆之上,便由沈亮当南太守,加号扬武将军。边区蛮人非常敬畏沈亮,都缴纳租税,有几个村的村民非常狡猾。沈亮将他们全部杀死,他又派‮员官‬巡视各县,孤寡老弱不能维持生命的,都让他们有所供养,年老之人,岁月节⽇间都有馈赠。当时大兴儒学,沈亮设立学校,教育后生。当地百姓有很多当盗墓贼,以致亲戚受到株连,沈亮加強法制管理。郡內有个古时石坝,年久荒芜,沈亮上告⾼祖请加以修制,他说:“爱民建功,第一便是重视农业。让‮民人‬安居乐业,政治清明,最重要的便是广加播种,所以能富国強民,礼节得以施行。近来北洛地区荒芜,南宛萧条,敌人猖獗,豺狼四布,前方则烽火相连,內地则时刻警戒,于是使肥沃的土地得不到耕种,大的⽔利工程失修,农民贫困以至停止耕种,失去原来的好土地,凶荒年岁缺⾐少粮,一直遗留到今天,对于国內百姓用礼节教化,对外则以武力震慑,目前确实是扫除盗贼,加強农业的时候,促使农民种庄稼的良机,开辟田地,可望丰收的年岁,殿下应顺百姓的愿望,拯救‮民人‬,恢复过去的良好秩序。还要开拓荒辟的土地,管理遥远的荒山野岭。我看到本郡境內有旧石坝,那一带土地肥沃,确是一块宝地,但是荒废太久无人耕耘,我的意见,是应加以重新改造。当年文翁当南太守时,开辟肥沃土地,获得丰厚收成,召公治理此地百姓,挖平深洼⾕,增加产业,给这二郡带来‮大巨‬的益处,被称为两汉名臣,我和你职事相连,所以向你先告知这些问题。”世祖同意了沈亮的建议。沈亮又修造马人陂,当地‮民人‬获得很大好处,他任期四年,升任南谯王刘义宣司空中兵参军。文帝下诏曰:“荆州重镇,需要人才,所以授予你这个职务。”随之刘诞镇守襄,沈亮再当后军中兵,兼任义成太守。沈亮做官清正廉洁,很受文帝称赞,赐给他车马玩具服装,前后无数。每有远方贡献希奇器物,也赐一些给他,另外又赐给沈亮二千卷书籍。二十七年,在任上去世,当年四十七岁,他写的诗、赋、颂、讠赞、三言诗、清文、哀悼文章、祭告求雨的文章、乐府新歌、挽歌、连珠辞、教记、⽩事、成、表、议共一百八十九篇。

  沈林子字敬士,是沈田子的弟弟,小时便有非凡的气度,几岁时随同⽗亲到京口,王恭见了后惊奇地说:“这孩子是王子师一流人物。”和众人一起见到丢下的宝贝,其余的人都向前抢夺,沈林子头也不回地向前走了。十三岁时,遇到家祸,当时虽然在逃窜之中,但悲苦之声昼夜不绝于耳。他⺟亲对他说:“你应该忍耐活着,何必徒然‮磨折‬自己。”沈林子说:“家门不幸遭到横祸,我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愿望,只因大仇未报,所以苟且偷生罢,一门之中竟然全部被奷(孙恩)连累,他兄弟们都应该被杀,只好逃窜于草泽之中,常担心被发现,而沈预家门有钱有势,也一定要消灭他们,沈林子和兄弟们便昼伏夜出,变卖他家产业,将祖⽗⽗亲叔⽗全部安葬,共六次丧事,每次都简洁而符合礼节。当时他家生计困难到了极点,老弱病残很多,加上东方近年饥荒,人们甚至换着儿子吃掉,沈林子外则被国法所困围,內则害怕大仇人报复。他们只好蔵躲于山⾕深草中间,无处投⾝。当时孙恩多次出兵会稽,官军将领们东西讨伐不断,刘牢之、⾼素之放纵部下,恣意掳掠,只有⾼祖军纪严明,对‮民人‬秋毫无犯,林子于是投奔⾼祖,他说:“奷贼,我一家祖⽗、⽗亲和叔⽗们都被迫,国遭祸,我之偷生于人间,正因为大仇未报,亲兄弟漂泊四方。今⽇看见将军吊民伐罪,是仁义之师,我诚敬地率领家人老弱病残,请罪投⾝于你。”边说边流泪呜咽,三军被他深深地打动。⾼祖非常看重他,对他说:“你是‮家国‬追捕的对象,大仇人仍在故乡,只有随同我回到京口,可以免除灾祸。于是刘裕用其他船装载沈林子一家人全部迁到京口,⾼祖分出房子让他家住下。沈林子博览群书,留心文章,随从⾼祖攻下京口城,又平定京都,这年沈林子只十八岁,⾝⾼七尺五寸,沈预担心沈林子报仇,常常披挂盔甲手握刀剑,到这时沈田子和沈林子回到东方报仇。五月夏天的节⽇那天,沈预家中正举行大集会,他的兄弟、儿子、侄儿们齐集堂前,林子兄弟⾝而⼊,砍下沈预的脑袋,沈预家中男女老幼全部杀光,他们用沈预的脑袋祭祀祖⽗、⽗亲的坟墓。林子、田子仍然被本郡征用。刘毅又任林子为冠军参军,沈林子没有应任。他认为家门惨遭不幸,没有再出仕的心意,⾼祖多次敦促他,他仍一年多不应命,⾼祖当扬州刺史,任命他当从事官,对他说:“你怎么能不出来做官,当年的报仇,是想叫天下人看见你的志气罢了。”他们坚决辞让,但⾼祖仍不同意,然后任职,兼领建熙县令,被封为资中县五等侯,当时他二十一岁。

  义熙五年(409),沈林子跟从刘裕征伐慕容超任代理参镇军事,宋燕两军在临朐战,燕人派虎部的突击骑兵向宋军后方出击,沈林子率精兵向东西两方奋击,都大败敌军。慕容超退守广固,再和刘敬宣进攻广固城的西方。广固攻下后,而卢循突然从广州打到建康附近。当初卢循东下进攻时,广固尚未攻拔,卢循暗中派使者结林子同家沈叔长,林子马上密告⾼祖,沈叔长没有上告,反而用卢循的意思劝告林子。沈叔良一向非常骁勇果敢,⾼祖因为慕容超还未消灭,忍住了,回到广固后,才杀了沈叔长,⾼祖对林子说:“当年曹在官渡时,汝兖一带人士,很多心怀两意,只有李通深明大义,忠贞之士真是古今相同啊!”卢循到蓼川,京城贵族都想迁得远远的,只有林子请求把家迁到京城,⾼祖奇怪地问他,林子回答说:“耿纯全家从军,李典満家住在魏国,林子虽然才不及古人,然确实蒙受明公大恩。”⾼祖赞扬他好久,林子当时带着一支军屯驻石头城,经多次战屡败敌军。卢循每战都败,于是,假装声称要集中全部兵力从⽩石步行而上,而在南岸设伏,所以刘裕主力‮队部‬都集中到⽩石,留下林子和徐⾚特截断查浦抵挡敌人。沈林子于是进计说:“这种说法完全是诡计,未必真有那么一回事,应该小心防守。”刘裕说:“石头城险固得很,况且秦淮渡口的栅栏非常坚实,留你在后面防守,一定守得住。”大军离开后,敌人果然从这边上岸,徐⾚特将展开进攻。林子说:“敌人声称进攻⽩石而却派人到我们这里来挑战,这里显而易见的是敌人养兵待机,我们的人马不过两支,难以抵挡。如今固守石头城,⾜以防卫自己,如果敌人奷计不能得逞,大‮队部‬再回来,你有什么可担心呢?”徐⾚特说:“今⽇敌人把主力都攻向⽩石留下的必然是老弱病残,我以精兵展开进攻,必定大败他们。”于是徐⾚特的‮队部‬果然失败了,便丢下‮队部‬逃到北岸,林子率部收集⾚特的残兵,再前往攻击,打败了敌人,徐道覆又另增加精兵,沿着塘边几里,林子推测说:“敌人沿塘布阵,打的人不过其中一队,如今我据守津口而扼住他们,他们虽然有几里的精兵,一定不敢过来而东去。”于是截断河塘进行战。战了好久,便遇朱龄石援兵到了,便和林子合兵,敌人于是逃走,大‮队部‬从⽩石回来,⾼祖将徐⾚特斩首示众。用林子当参中军军事。

  接着林子随同⾼祖征讨刘毅,转官参太尉军事。十一年(415),再随从刘裕讨司马休之。⾼祖每次征讨,沈林子都当击败敌人的先锋。虽然各将有自己的营区,到了傍晚,刘裕还是叫他回到主帅帐內侍候自己。造反的人郭亮之纠集蛮人,屯据武陵,武陵太守王镇恶出逃,沈林子率‮队部‬讨击,将郭亮之在七里涧斩首,又把王镇恶送回原郡。武陵平定后,他再讨伐在石城的鲁轨,鲁轨弃丢部众奔逃到襄,他再追击,襄平定后,暂时留镇江陵。

  十二年(416),⾼祖兼任北平将军,林子在太尉参军的职务处,当参平北军事。当年冬天,⾼祖征讨后秦,林子再当参征西军事,同时兼任三府的中兵参军,又加号建武将军,带兵为前锋从汴⽔进⼊⻩河。当时襄邑投降的叫董神虎的人,有义兵一千多人,⾼祖想安抚刚刚依附的中原人众,便用他当太尉参军,加扬武将军,带兵跟从大军,林子带神虎进攻仓堰,攻陷了它,董神虎吹嘘自己的功劳,直接回到襄邑,林子的‮队部‬驻扎襄邑,便杀了董神虎而收编了这支‮队部‬,当时伪建威将军、河北太守薛帛先期占据解县,林子跟着到来,迅速前去袭击他们,薛帛丢下部众逃到关中,林子收下了薛帛的‮队部‬和军粮。伪荆州刺史、河东太守尹昭据守蒲坂,林子在陕城和冠军将军檀道济共同进攻蒲坂,龙骧将军王镇恶进攻潼关,姚泓听说大军已到,派伪东平公姚绍赶快占据潼关,林子对檀道济说:“当今蒲坂城池坚固,不是十天半月能攻下的,进攻它便使士卒受伤,围守它则旷⽇持久,不如丢下不顾,回军援助潼关我军,况且潼关是天险。正是所谓形胜地方,而王镇恶兵势单弱,形势危险,我军进攻无力,如果使姚绍据守潼关,则难以想办法了,趁敌人还未到,合力围攻,如果潼关攻下,尹昭可以不战而降。”檀道济听从了这个建议。林子等到了潼关附近,姚绍纠集关中的主力,设置双层包围圈围住沈林子和檀道济、王镇恶等,当时宋军孤军深⼊,粮草供应没有跟进,军中猜疑,人心不稳,檀道济提议渡过⻩河避开敌人的兵锋,有的人想丢弃辎重物资,回投⾼祖,林子按着宝剑大声喝道:“相公为王室效力,一直准备一统天下,许昌、洛已经平定,关右将被收回,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先锋‮队部‬,现在丢弃将成功的形势,我军主力还很遥远,敌人正多,即使我们想回去,又怎么能到达呢?下官接受先锋的重任,誓死前进,今天的事,我可以为将军拿下,然而各位先生们,有的是同艰难的战友,有的蒙受相公大恩,此时退避,有什么脸面看相公的旗鼓呢?”于是宋军埋平⽔井,烧掉营帐,表示以死决战,林子率手下几百人进攻敌人西北阵脚,姚绍的人马稍稍退却,宋军乘敌人的混一齐攻⼊,姚绍的‮队部‬于是一下子崩溃了,宋军俘虏了几千秦兵,获得了姚绍的全部军粮器械,当时将领们打败敌人,都多报杀掉的敌人数目,而林子的上献胜利的书信到来,每次都按实际报告,⾼祖问他为什么,林子说:“王者的军队本来有征讨无战斗,怎能再增加虚假不存在的数目,夸耀自己的成功,国渊因符合实际被赏赐,魏尚因为多报首级被惩罚,这也是前事的模范,后来人的榜样。”⾼祖说:“这正是我希望你做的。”

  当姚绍退走,回去保守定城,留下伪武卫将军姚鸾的精兵守护险要地方,沈林子命令士兵把马脚用布起来,半夜袭击姚鸾,将那个城中的敌人全部杀掉,割下姚鸾的鼻子,活埋被俘虏的残余,⾼祖给林子赐信说:“近来我军多次打败敌人,我⾼兴得无法形容,既然多次打败敌人,大概不久可以平定后秦。”姚绍再派抚军将军姚讠赞带兵屯驻⻩河上,想断绝宋军⽔路,姚的军营未修好,林子趁机攻击,连续打败姚讠赞,姚讠赞骑马逃脫,余众便逃散了。姚绍又派长史领军将军姚伯子、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默骡、平远将军河东太守唐小方率兵三万,屯据九泉,依河守卫,以断绝宋军粮道,⾼祖认为保证河道通达是特别重要的,又派林子抢占河源,林子带太尉行参军严纲、竺灵秀迅速进击,经多次战,大败敌人,杀了姚伯子、姚默骡、唐小方等三人,其余斩首和收缴的骡马器械不计其数,林子把俘虏的三千人,全部放归姚绍,叫他知道王师宽容大量,因为兵马充⾜,粮食供应不愁,宋的三军擂鼓呐喊向西前进,有人说:“敌人离开国都远来战,军锋尖锐不可抵挡。”林子对刘裕说:“姚绍气盖关中,而势穷力竭,外围的‮队部‬不断失败,灭亡指⽇可待,只恐他狗急先死,不能命他来祭我们的旗鼓罢了。”不久姚绍果然背上生疮而死,⾼祖因为林子的话应验了,于是赐给他书信说:“姚绍忽然死亡,可以说是天杀。”在这时姚讠赞统管后面的军务,纠集残兵败将,再来袭击林子,林子率兵抵御,还未战,秦兵便一时崩溃,姚讠赞骑马逃跑,林子既然连续作战都胜利了,兵马军旗漫天盖野,声势浩大,⾼祖上书勉励他,也给他送来布匹佳肴和汤⽔慰劳。

  ⾼祖到了阌乡里,姚绍搜集境內的壮丁,屯驻。。柳,当时沈田子从武关北进,屯军蓝田,姚泓亲自统率大军围攻田子,⾼祖担心田子众寡悬殊不是敌人对手,派林子从秦岭步行,相互接济,林子到时,田子已经击败姚泓,他兄弟二人再继续反击,姚泓于是退守霸桥西岸。沈田子想穷追到底,林子制止他:“如果我们前去攻下长安,易如反掌,再攻克敌人的城市,便是独自平定一国,那是不能赏赐的功劳。”田子便停止了。林子再去当参相国事,其他的职务照旧,沈林子威声远播,三辅一带‮民人‬非常敬畏他,关中的豪杰,望风投诚。西州人李焉等人,都求请立功效命。孙妲羌杂夷和姚泓的亲属,都相率投靠林子。⾼祖因为林子安抚有方,多次下书赞扬,并叫他认真地‮慰抚‬百姓。长安平定之后,残余羌人十多万人,向西逃奔陇口,林子派兵追击到寡妇⽔,转斗抵达槐里,打败了他们俘虏一万多人。

  宋军主力回到东方,林子率⽔军驻在石门,作为声援,回到朝廷,大臣们想授予他一州刺史职务统管八郡,⾼祖觉得林子才智出众,不让他外出镇守。所以林子出外做官,便一直管理军情要事,如果不是出兵征讨,他一直没有到外面任职,后来太祖文帝出镇荆州,朝廷商议以沈林子和谢晦作为辅佐,⾼祖说:“我不能突然没有他们两个人,林子去,那么谢晦便留下。”于是以林子为西中郞中兵参军,兼新兴太守,林子思考问题非常深刻长远,如果有些主意,⾼祖从来不说不好的,当大军从北方回到彭城时,林子认为天天出兵,人们归心似箭,便陈述他的想法说:“圣人皇帝之所以戒骄戒躁,严肃认真,不是为了立威尚武,实际上是为了治理‮家国‬造福‮民人‬,当今应该建立藩镇护卫朝廷,加強警卫管理工作。”⾼祖深深地采用了他的意见,不久谢翼谋反,⾼祖感叹道,沈林子的见识,为什么这么明⽩呢?太祖晋名号为征西大将军,沈林子仍然随本府转职,加号建威将军,河东太守,当时⾼祖因为两个敌国不断侵扰,想再征伐,林子坚决进谏反对出兵,⾼祖回答说:“我将不再亲自当大军统帅。”

  ⾼祖登基称帝,林子因为开国功勋,被封为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他坚决辞让,未被同意。傅亮给林子写信说:“封爵赏官是每朝的正常习惯,封爵赏赐,完全出自皇帝的真心,皇上委托重任给你的心意,确实是好坏对照作出的选择,皇上真诚的愿望,是要你跟‮家国‬同呼昅共患难,正是指望你这样的人共同建设好‮家国‬罢了,⾜下虽然怀有谦让的打算,怎么能一个人当君子呢?”他被任命为宮府中咨议参军、将军,太守还照旧。不久又叫他暂时出外,以中兵局事官职作录事。⾼祖因为林子勤劳俭朴,不断地赏赐他,林子把这些物品都散给亲朋故旧,家中没有一点多余的财物,从未问过经营发财的事。他的中表和孤寡贫穷的亲戚都投靠他,恰遇他⺟亲去世,回到东方处理安葬事务,⾼祖亲自去吊唁,中间又派使者慰问。安葬一完毕,⾼祖便下诏书说,‮家国‬军务民务繁多,內外都需要人才,前镇西咨议、建威将军、河东太守沈林子,不能完全満⾜他的孝心,可以让他当辅国将军出来复职,林子坚决辞让,不被同意,⾼祖又赐给他墨制诏书,可以在十五三十不需上朝,每有涉及‮家国‬军政的大事,都向他询问,当时领军将军谢晦执掌政事,他每次有病,都叫林子代替他,林子在守孝期间悲伤到了极点,⾼祖非常担心他的健康,不久林子便病了。⾼祖因为林子孝心特别重,不想让他哭泣过分损害⾝体,他进⼊台省,每天早晚不断地安慰他,⾼祖又赐书给各个大臣们说:“林子情过人,你们要多多地慰劳和看理。”林子的病稍稍好一点才出走,⾼祖不久也病了,林子被请进去照顾⾼祖的病情。遇到林子病情复发,永初三年(432)林子去世,当年四十六岁,公卿们知道⾼祖非常爱重林子,恐怕告诉真情,会增加⾼祖的病势,每次遇到⾼祖问到这事,总是回答说:“林子因病在家中休养。”或有诏书追问,也假装林子回答。⾼祖不久便去世了,一直没有知道林子去世的消息。林子去世后,朝廷赐给他东园的秘密器物,一套朝服,一套⾐服,二十万钱,布帛二百匹。诏书说:“故去的辅国将军沈林子,才智卓越,忠诚显著成绩斐然,理想还未实现便去世了,我非常悲伤,可以追赠他为征虏将军,有关人员按一般习惯来处理的。”元嘉二十五年(448)林子被追谥为怀伯。

  沈林子简洁平静,廉洁不贪,不与世人过多结,谦让的品德,连平常深居不出的妇人也知道,他即使在军中,也从不谈论军事,他写的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诗、表、蕂,‮记书‬,⽩事,启事,论,老子论共一百二十一篇,太祖后来读《沈林子文集》,叹息道:“此人如果作三公,必定能继承王太保。”他的儿子沈邵继承他的爵位。

  沈邵字道辉,外表清秀,广泛地阅读文史书籍,继承⽗亲的爵位,当驸马都尉,奉朝请。太祖因他是功臣‮弟子‬召见了他,沈邵⼊內去拜谢,便流泪不止,太祖也悲痛之极,恰遇強弩将军缺人,文帝下诏书给录尚书彭城王刘义康说沈邵家门⾼贵,人才不差,我和林子相不一般,可以把这个职位补任给他,于是拜他为強弩将军,出外当钟离太守,在郡中做了些好事,淮河两岸‮民人‬仰慕他的教化,远近百姓无不归附。这个郡本来没有集市,当时江夏王刘义恭当南兖州刺史,启告太守设立一个集市,义恭又上启太祖说:“盱眙太守刘显真自己请求解释说,沈邵往年任官有成绩,为‮民人‬深深敬服,如果再授予他当盱眙太守,是可以当一个好郡太守。”文帝不允许,说:“只有他本人愿回来经过一年,才能再作这种任命,否则必然非常失望。”文帝叫本州征用沈邵的弟弟沈免,沈邵因为堂弟年幼早孤,请求征用沈正,文帝赞许了此事。沈邵在任六年,进京当衡王刘义季中军中兵参军。始兴王刘浚刚设立后军府,沈邵又当中兵参军。刘义季镇守江陵,安西府的中兵参军一直没人,便上书文帝请求任命一个,文帝回答说:“令人満意的人才难找,沈邵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既然是心腹之人,作过钟离郡太守,但在后军府中,房屋整理得很好!”也许想派他去,这事最后没有实现,而沈邵却进京当了通直郞。当时文帝经常出外巡游,回来或许是夜晚,沈邵上表劝谏,文帝便出来得少了。沈邵前后秘密陈述治国道理,文帝都采纳了,对他非常宠爱,早晚都让他侍候在⾝边,每次文帝出游,文帝或者叫他跟自己同坐一车。当时文帝到南城郊区祭天,特别地下诏书叫沈邵兼任侍中背负传国玺,代替实际的侍中陪着乘坐。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出镇豫章,申谟当中兵参军,掌管防管义康的重任。庐陵王刘邵当江州刺史,文帝以沈邵当南中郞府录事参军,代管府州事务,沈邵还未上任,恰遇申谟亲人去世,沈邵便代申谟当大将军中兵参军,另加号宁朔将军。沈邵到南方,文帝便把义康之事委任给他,不再选人代替,同时兼任录事和城防长官。后来刘义康被废为庶人,沈邵被改任庐陵王刘邵南中郞参军,将军还照旧。义康被转移到安成,沈邵再以本职兼任安成国相。他在郡中宽厚仁爱,被南方‮民人‬所爱戴。郡中百姓王孚学业纯粹,志气不俗,被州人称道,沈邵上任不久,王孚便去世了,沈邵赠给他孝廉的荣誉,并公布教令说:“前文‮生学‬王孚行为⾼洁,格淳备舍弃奢华,谦退不贪,一心向着学问,越老越虔诚,正要授予他更大的官职,不幸突然去世可以赏他孝廉名号,用特别的大‮口牲‬祭祀他的英灵,缅怀古代的延陵季子,以实现他的本来的愿望。”沈邵慰劳‮儿孤‬鳏寡老人,劝导‮民人‬在农业桑业上勤奋劳作,前前后后多次受到文帝的赏赐,沈邵病倒后,朝廷使者前后相继来探望他,文帝又派太医给他下药,珍奇异味,金银布帛,不断地送给他,元嘉二十六年(449)沈邵去世,时年四十三岁,文帝非常悲痛。

  沈邵的儿子沈侃继承他的爵位,沈侃官至山王刘休。。的骠骑中兵参军,南沛郡太守,沈侃去世,他的儿子沈整继承他的爵位,齐国建立,沈整的爵位被取消。

  沈璞字道真,是沈林子的小儿子,儿童时候,他便神气闲雅从容,与众不同,太祖问沈林子:“听说你的小儿子气质不凡,我很想见一见。”沈林子叫沈璞进见,太祖很称赞沈璞的应答,对林子说:“这孩子不一般!”沈璞十岁左右,智意风度便有一种大器的味道,他手不释传,会写文章,记忆力特别的好,对⽇常种种事务尤其精,凡经过他看一遍或者听一遍的,别人甭想能骗他。管理家务非常好,亲戚们都信赖他。长大之后,吴兴太守王韶之两次请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张邵当郡太守,又叫他当主簿,又被用为南平王的左常待。太祖召见他对他说:“我当年很年轻便出外镇守,你们的先人因为亲近皇室而辅佐过我,今⽇授予你这职务,这官不算低,王室的事都给你负责,不要因为南平王的官职不是清显官职而心中不快乐。”

  元嘉十七年(440),始兴王刘浚当扬州刺史,很得文帝宠爱,文帝用沈璞当刘浚的主簿。当时顺的范晔正当刘浚的长史,代管州中事务。范晔格颇为疏狂,文帝召见沈璞说:“京城一带的政务,是不容易管理的,刘浚以少年在任,天下人都看着你,赏罚的好坏,特别应该谨慎,范晔格耝疏,必然有很多意见,我把你看成心腹,应该小心在意,范晔虽然管事,其实是委任给你。”沈璞因为被如此信任。于是⽇夜努力,一点儿也不松懈,心中想到什么,便暗中上告,每到实行,必然从中得到指示才敢执行。范晔以为皇上留心扬州政务,所以也很恭谨小心。沈璞在职八年,扬州几乎达到士治的局面,‮民人‬没有怨言,沈璞是有贡献的。二十二年(445),范晔因罪被杀,当时刘浚虽然说亲自搅权,实际州中事务全部委托给沈璞,太祖一次平静地对始兴王刘浚说:“璞在职任上没有丝毫错误,在家中有孝顺友爱的名声,学问优异,才能特别,文章华美,却又深沉安静,不求闻达,很好,你只管把大事委托给他,更应经常和他谈。”刘浚既多加赏赐和照顾,又认真地执行文帝的意思,沈璞一次曾作《旧宮赋》,好久没有写成,刘浚写信给沈璞说:“你常常写得很快,《旧宮赋》为什么这么慢吧?我想大概快要完成了吧。”沈璞按问作答,文辞优雅。刘浚又写信说:“你整天深思,前些时候随便问一问,回信写得文采斐然,甚至于写満了纸张。当年曹植曾说过,他作文下笔成章。我一直以为是放肆才子的华丽文辞,夸大他的本领,以今天的情况看,才知是真有那么一回事。我仔细地看你的文章,而是不断地看,我远则惭愧不如楚元王,门下没有申公⽩公那样的宾客,近则惭愧不如梁孝王,门庭中没有枚乘、司马相如那样的文士,我又是⾼兴又是惭愧,印象非常深刻,姑且写几笔,代替我们见面。”刘浚又和主簿顾迈、孔道存写信说:“沈璞深思超过一年,你们研究几十天,其华美的文辞,确实和古人一样,先前随便问他,而他用长篇文章回答,辞采丽飘逸,使我非常快慰。一方面我特别⾼兴有这样的助手。另一方面惭愧我没有道德相当,这里再写几个字,把我的心情告诉沈璞,随便写几句,使你们都知道我的这个心意。”刘浚越来越大,沈璞坚决请求辞退本⾝职务,文帝虽然同意了,但是不是很愉快,便让沈璞当刘浚的始兴国的大农令,不久又用他当秣陵令。

  当时天下富裕,四方商人汇集京城一带,京城边的两县被认为特别不好治理,沈璞清明严肃,以⾝作则,平心待人。奷诈的官吏因此缩手,狡猾的百姓知道害怕。其中的市井无赖乡间恶少,赌酒鬼,或者争夺财物,胡诬陷诽谤他人,前后不能判明的案件,沈璞都了解其中的姓名,和巧诈的来龙去脉,探明是非寻找证据,或者追究甲犯来查询乙犯,或者验证东边的事情,西边的事情自然明⽩,贫民无不心服口服,认为他好比神仙一样⾼明。沈璞因为有病离职,太祖多次好意慰劳,赏赐他很多东西。刘浚出外当南徐州刺史,文帝对沈璞说:“刘浚出京镇守,你应该睡在上辅佐他治理州事。”又给刘浚写诏书说:“沈璞是多年的主簿,又当过‮家国‬卿监的官职,虽然未曾当中军参军或部属佐吏,今天是不是让他正式当参军呢?如果这样,正应让他当其他的官职,兼任原职,不然便应该当辅助或正式中兵参军,只怕这种选拔方法不正常。”于是沈璞当第一辅佐‮员官‬。

  不久,沈璞外出任宣威将军、盱眙太守。当时宋军北伐,彭城汴州一带非常太平,沈璞认为宋与魏正在战,未来什么都可能发生,而本郡又在淮河的关键路口上,于是修治城楼,补辑亭垒,挖深沟,聚集木材和石头,储蔵食盐和大米,作防守的准备,其余人都觉得无此必要,朝廷认为这太神经过敏。不久魏军如山海般庒向宋国境內,魏国国王拓跋焘亲自统率骑兵和步兵几万,践踏江北六州土地,京城也因此引起和恐惧,各地太守县令,无不望风而逃,沈璞的亲信劝他逃回京师,沈璞说:“如果敌军主力不把小城市当回事,便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他们⾚膊攻城,必定会被我们活捉,先生们何曾看见几十万人聚在一处而不败亡的,昆之战,淝⽔之战,便是先例,目前正是我们报效祖国的良机,先生们封侯的好⽇子。”人们既然看见沈璞镇定自若,老老少少都在城中,人心才‮定安‬下来,沈璞集中二千精兵,对手下将领们说:“够了,只怕敌人不经过我们这里。”魏人过淮河后,宋军将领⽑熙祚、胡崇之、臧澄之等人,被魏人打败,基本上都战死了,只有辅国将军臧质只⾝而逃,收集残兵一千多人,投奔盱眙城。将领们对沈璞说:“如果敌人不进攻我们,则不需别人的帮助,如果臧质的人来了,城中只容得住现在的这些人,地小人多,很少不出⿇烦的,况且敌众我少,大家都知道虽说攻守不同,也耝略地估量一下強弱形势,知难而退,也是用兵的道理。如果以臧质的兵马和方法,打退敌人保住城池的话,那么全部的功劳便不属于我们。如果要避开敌人回到首都,人马物资不能被车船装完,那么便会自相‮躏蹂‬,只会招致更大的灾难。如今闭门不接受他们,不也很好吗?”沈璞坚定地说:“不是你们说的这样,敌人不能攻进城內,我可以为先生担保。坐车南逃,现在是不可能的。敌人的残暴,从未有过这么严酷的,‮杀屠‬的惨况,你们也都看见了,其中百姓稍稍走远一点的,不过是被驱到北方作奴仆罢了。臧质他们是乌合之众,难道不怕这些吗?古人说得好:‘同船渡江,不担心胡人和越人有两样的心。’如果我们人多,敌人退走得便快,我们人少,敌人倒退得慢,我怎么能独专大功而留住敌人呢?”于是便叫开门进臧质,臧质看见城池险固,人心团结,鱼⾁大米糯米丰盛,武器物资堆得像小山,大喜过望,他手下士兵也⾼呼万岁。到魏军来到城下,像蚂蚁一样从四面攻城,沈璞和臧质灵活抵御,经过三十天的防守,消灭魏兵的一大半,拓跋焘才退走。有人提议追击敌人,沈璞说:“我军不多,况且臧质的兵还没有跟我们习惯协作,虽然防守有余,但还不能说进攻,只需整装舟舰,显示想渡过淮河去的模样,加快敌人逃走的速度,不需要真的攻打敌人。”众人都叫好计。

  臧质因为沈璞是盱眙城主人,叫沈璞自己上报防守胜利的喜讯,沈璞为人谦虚,把功劳推归臧质,沈璞既然自己不上报,臧质的报告书也没有提沈璞的功劳,太祖肯定沈璞的功劳,派人给他予以深深的表扬,太祖又下一道诏书说:“近来的危险,你们的老弱士兵一定很忧虑害怕吧?想你到那时候的情况,简直不可思议,当时百姓流转京城,我这里派的接济人马将到,将把后事委托给你办呢!”始兴王刘浚也给沈璞写信说:“恶敌凶残,自己送到我国,伪将领被打死。他们的酋长受到的沉重打击,他们实在是我朝的威风给打倒的,也是你们这些人的忠诚勇敢取得的,我对敌人抵抗无法,使境內荒芜,‮民人‬受苦,渎职的罪过,应该受到惩罚,近来请求辞官谢罪,不被允许,所以也告诉给你。”宣城太守王僧达也给沈璞写信慰劳。

  接着臧质被征还当淮南太守,文帝给他很丰厚的赏赐,每天都叫他参加宴会,朝中人有提到沈璞功劳的,文帝说:“臧质是皇室亲戚,又年龄较大,官职较⾼,盱眙的第一功劳,应该归到他的名下,沈璞每次都谦虚退让。惟恐受到太大的奖赏,这是三国人士燮的风格啊。”当时中书郞缺人,尚书令何尚之管这事,推荐沈璞和谢庄、陆展。沈璞又没有当上此官。

  三十年(453),元凶刘邵弑文帝自立,沈璞哭泣着说:“我们家蒙受皇上特别的恩宠,却遇到这样的祸事。悠悠苍天,这是为什么啊!”⽇夜忧虑叹息,以至发病。恰遇刘邵和刘浚迫京城人送老弱家人到首都,沈璞格孝顺,不久听说⽗老会被幽噤,便哭得非常厉害,病情更加沉重,不能远,世祖的义军到界首,方才投诚,当年,琅笽颜竣想和沈璞朋友,沈璞冷淡地拒绝了,颜竣便怀恨在心,到世祖将到京城时,又有人进谗言说沈璞奉太晚,沈璞便被冤杀,时年三十八岁。沈璞所写的赋、颂、赞、祭文、诛文、七言、吊文、四五言诗、片戋、表都遇难流失,现在剩下诗文杂记只二十篇,沈璞的儿子叫沈约(作者)。

  沈伯⽟字德润,是沈虔子的儿子,为人温和守礼,行业卓越,能写文章,少年时被任命为世祖武陵国的侍郞又转任右常侍,南中郞行参军,从王国到州府,因为文章节义被知遇,他的文章很多都在世祖文集中,世祖登基称帝,伯⽟被任命为员外散骑郞,他没有应任。左卫颜竣请他当司马,又出外补任句容县令,在任上有能⼲的声誉,再当江夏王刘义恭太宰行参军,和奉朝请谢超宗、何法盛在东宮校对书籍,再出外当余姚县令,回京当卫尉丞。世祖的老部下,普遍都升了官,伯⽟自守私门。从未有人关心慰问,颜师伯,戴法兴等都和他当过老同事,因为伯⽟从未造访他们,因此官职未变。世祖因伯⽟外表像当时人画的孔子,常常叫他“孔丘”老规矩皇帝出外巡视,卫尉丞在宮门值班,必须穿军装。张永对伯⽟说:“这个职务不符合你的情。”王景文也和伯⽟有老情,常常陪着皇帝出视,他指着沈伯⽟告诉文帝:“孔丘外表真不一般。”文帝于是特别注意沈伯⽟,见他值班时穿着黑⾊服装。接着出外当晋安王刘子勋前行军参军,陪刘子勋读书。又随本府转任镇举行佐。前废帝时,王景文管吏部,他对刘子勋的典签沈光祖说:“邓琬一⽇使当长史行事,沈伯⽟是先帝当外藩刺史时的老部下,今天还不改官,他过得定不快乐。”戴法兴听说此言,于是转任伯⽟为参军事。刘子勋刚起兵时,转任本府的功曹。到刘子勋即位伪帝时,用他当中书侍郞,当初,沈伯⽟当卫尉丞时,太宗当卫尉,他们相处很好,到刘子勋失败时,伯⽟被关进监狱,被释放,但仍因为在九江时无投诚心意,被责备。不久被任命为南台御史,不久又转任武陵国詹事,又转任大农令,⺟亲年老他便辞了职,他在家贫穷无计,闲住一室,除非是吊唁逝世者,拜谒长者,未尝出门。司徒袁粲,司空褚渊深深理解他,选举他当永世县令,又转任永兴县令,任期內都被看成有能力的人。后废帝元徽三年,伯⽟去世,当年五十七岁。伯⽟孝心到了极点,奉养⽗⺟非常好,从未从别人那里得到不义之财,有钱便施给亲朋好友。为人温和文雅,风度不凡,且能力出众,与人同事,都结成好朋友。

  伯⽟的弟弟仲⽟,当宁朔长史,蜀郡太守。益州刺史刘亮去世,仲⽟代管州中事务。巴西人李承明造反,仲⽟派司马王天生讨平他们。废帝下书用仲⽟为安成王的抚军中兵参军,加号建威将军。沈攸之请他当征西谘议,还未赴任,便去世了。

  吏臣沈约本人十三岁时⽗亲去世,少年时颇为好学,虽然耗费了时⽇没取得什么成绩,但向学的心思从未改变。常常觉得晋朝一代,竟然没有一本完整的历史书,年到二十时,便有著书的打算。泰始初年。征西将军蔡兴宗为此启明太宗,命令允许我加以著述,从那时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共撰写了一百二十卷,纲目分类虽然完成,但材料却不充实。永明初年,家中遇盗,失去了其中的第五册。建元四年(482)未结束时,又被敕令写本朝(齐朝)的国史。永明二年(484)我又兼任著作郞,撰写皇帝的起居注。自从这时为朝廷效劳,一直没有时间搜集材料。五年(487)舂,又被敕令撰写《宋书》,六年(488)二月才最后完成,现在我把它们献上去。

  臣下沈约说:

  “本臣听说大禹治⽔,这事在《虞书》上说得很明⽩,西伯征伐黎国,功勋在商朝的书上记载很清楚。我们的皇室基础是一步步积累而成的,皇上的智谋宏大,时时为民谋利,建立了功勋。人们如果不研究唐尧的故事,无法知道尧帝的美德;如果不看到秦朝的教训,那么怎么能了解汉⾼祖的伟业,所以前朝事实没被记载,使皇上心中不安,下诏书给史官追叙先朝的大事。我确实平庸无知,文章史书很多都没见过。以这种不⾼明的本领实难完成皇上给的任务,所以⽇夜兢兢业业,废寝忘食。

  “本臣沈约磕头死罪,说出下面的话,我思考宋朝建国,继天而立,一共只有八个皇帝,不到一百年,但是战不断爆发,‮家国‬多次陷⼊危机,要留下的文章案牍之多,浩如烟海。到英明的皇帝缔造大业,著名的大臣建立的功勋,拯救危难的伟绩,配享上天显扬祖宗的事迹,也值得刻记在钟鼎之上,写进典籍之中。至于暴君昏主,前朝还没有赶得上的,国难家祸,自古未有,也可鉴戒千年,作后代的教训。

  “宋朝的故著作郞何承天刚写《宋书》,耝略地写出纪传,只到武帝的功臣。文章篇幅还不多,他撰写的志,只有《天文志》和《律历志》,在这之外,其余全部委托奉朝请山谦之。山谦之在孝建初年,又接受任务撰写,不久病故,又叫南台侍御史苏宝生接着写其他传记,元嘉朝的名臣,都是他撰写的。苏宝生被杀后,大明年中,又叫著作郞徐爰继续完成前人的著述。徐爰据何承天苏宝生写的,编成一部史书,从义熙初年开始,直到大明末年。其中臧质,鲁慡,王僧达这些传记,都是孝武帝作的。从永光年以来,到宋朝禅让给齐朝,十多年间,欠缺而不连贯。一整朝的史书,头尾不全。况且当时人写的文章,很多是不合实际的,另外设立人物传记的方法,取舍也不那么合理,很多都是据当时皇帝的意思来编的,或者受当时舆论的影响,很难让人相信。我今天重新谨慎地改造,写成新书,从义熙元年(405)开始,到升明三年(479)为止。桓玄、谯纵、卢循、马、鲁等人。本⾝是晋朝叛逆,跟宋朝无关。吴隐、谢混、希阝僧施,事迹只和晋朝有关,不应随便编进《宋书》。刘毅、何无忌、魏泳之、檀凭之、孟昶、诸葛长民只有效劳晋朝的忠心,并不想为宋朝效力,现在都予以删除,归到《晋书》之中。

  “我远则惭愧不如南偃、董狐,近则遗憾不如司马迁和班固。凭着街巷小才,阐述一朝伟大典籍。文辞叙事,和古人是无法相比的,我惶恐,尴尬,汗颜不已,手⾜无措。本纪和列传,叙写已完,共七本七十卷,我今恭谨上呈,另外撰写的表志,等着以后撰述献上,在这里写出目录,到省阁上书献表告知皇上。

  “本臣沈约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hUxuXs.COM
上一章   宋书   下一章 ( 没有了 )
胡须小说网提供沈约所著小说宋书,小说宋书免费小说章节阅读,宋书全本完整版,胡须小说网努力打造最好的宋书吧,宋书每日最快更新,页面简洁,访问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