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小说网提供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所著小说古拉格群岛在线阅读。
|
|
胡须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古拉格群岛 作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 书号:44579 时间:2017/12/3 字数:15964 |
上一章 第八章 劳改营里的妇女 下一章 ( → ) | |
即使在侦查阶段也不会不想到她们,毕竟她们的监室和你只隔一堵墙啊!她们——弱者们就在这同一座监狱里,在这同样的管理制度下,这种无法忍受的侦讯她们如何经受得了?! 走廊寂静无声,听不出她们的脚步和⾐裙的悉蔌。但是如果布蒂尔卡的看守员为开哪把锁而多耽搁了点时间,如果让我们监室的男犯在楼上明亮的走廊窗口站立半分钟,通过窗外的“笼口”我们忽然会看到下面翠绿的小庭园一角的柏油地面上的女人的脚踝和⽪鞋。她们也是排成两路纵队,也是等着开门。只能看见脚踝和⽪鞋,还是⾼跟的呢!这真像是演出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时乐队的一声轰鸣。比它们⾼的部位我们一点也看不见,这时看守员已经赶我们进屋。我们漫腾腾往屋里蹭,心里又好像是亮堂了一点,又好象是罩上了一层云雾。我们在脑子里补⾜其余部分的形象,把她们幻想成因精神沮丧而活不下去的天使般的可怜人地。她们怎么样了?她们怎么样了?! 但是看来她们非但不比我们更沉重,也许反比我们轻松。从妇女们写的有关侦查阶段的回忆文章里我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材料,可以据以做出她们比我们更消沉更沮丧的结论。妇科大夫祖波夫蹲过十年,在劳改营里一直给女犯们看病,并对她们进行观察。他说:不假,从统计数字看,妇女对逮捕及其主要后果——丧失家庭——的反应比男人来得快,来得明显。她在精神上受到损害,这常常表现为最脆弱的女机能的丧失。 妇女们写的关于侦讯的回忆中最令我惊异的是这一点:在那种地方,她们竟能想一些从囚犯(但决不是女人)的角度看来如此“琐碎”的事情:纳佳-苏罗夫采娃,一个漂亮的年纪还轻的女人,被提审时在忙中穿了两只不同的长袜。在侦查员办公室里,审讯者的眼睛老往她腿上瞅,弄得她十分难堪。你満以为她心里准会说:“去他的,关他个庇事”吧?她又不是跟他到剧场看戏,何况她差不多是一个哲学博士(按西方标准的)和一个热心的政治家呢?谁想得到她竟会对这种事在意呢?一九四三年在大卢宾卡蹲过监狱的亚历山德拉-奥斯特列佐娃后来在劳改营里告诉我,她在监室里时常闹着玩:有时候躲在桌子底下,看守员因为少了犯人而吓得要死,跑进屋来找;有时候用糖萝卜汁染个大红脸出去放风;有时候在提审之前和女难友们热烈地讨论今天该穿朴素一点还是穿上晚礼服。诚然,奥斯特列佐娃当时还是个娇养惯了的小淘气并且是同一个年轻姑娘米拉-乌波列维奇关在一起的。 后来在红⾊普列斯尼亚监狱大院里我碰巧和一批解来的女犯坐在一起,她们跟我们一样,也是新判的。我惊奇地看到她们不像我们这样瘦、这样衰弱和苍⽩。一样的口粮标准,一样的狱中磨折,在女人⾝上产生的效果平均说来轻微一些。她们饿垮得不是那么快。 但是对我们全体,尤其是对于妇女来说,监狱只是开花,劳改营才是结果。正是到了那里,妇女才或者被摧毁,或者屈服、蜕变,以适应环境。 在劳改营里情况反过来了,妇女的⽇子越来越比我们男人不好过。就从劳改营的肮脏说起吧。在递解站和递解途中她们已经吃够了肮脏的苦头,到了劳改营也讲不了⼲净。在一个平常的劳改营的妇女作业班里,也就是说在集体工棚里,她几乎永远没法觉得自己⾝上是真正⼲净的,永远搞不到温⽔(有时候什么⽔也没有。在克里沃谢科沃第一劳改点里,冬天连脸也洗不成。⽔象冰一样凉,没地方烧热)。她不能通过任何合法途径得到纱布和布条。哪儿还谈得上洗⾐服! 澡洗房?对了!进劳改营正是从澡洗房开始的——如果不算在雪地里跳下闷罐车驮着行李在押解队和警⽝的包围中走的那一段路程的话。劳改营的澡洗房是像验收货物一样检验脫光了的女犯人的地方。澡房里有⽔也罢无⽔也罢,反正检查虱子、剃腋⽑和xx⽑这两件差事总能给营区內并非本等的贵族——理发员察看新来的娘儿们的机会。紧接着别的杂役也来逐个察看Z这还是索洛维茨的老传统,只是群岛草创期还存在非土著式的拘谨——是在她们做辅助劳动时隔着⾐服进行察看的。但是群岛渐渐硬结了,这道程序也变得肆无忌惮起来。费多特-C夫妇(他俩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结合的)现在笑着回忆说,男杂役们排在一条窄走廊两边,让新来的女犯们脫光⾐裳通过走廊,不是全体一道,而是一个一个地通过。然后杂役们讨论决定谁要哪一个。(据二十年代的统计资料,我国在押的女犯和男犯是一与六、七之比严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一连串《法令》发布后,比例一点点地拉平了。但是仍没有达到不看重妇女的程度,尤其是漂亮的娘儿们。)有的劳改营里这道程序保持了客套的形式:把女犯带进工棚以后,一个个保养得很好的穿着崭新的棉背心的(在劳改营里穿一件没有破口和油污的⾐裳,马上显得像了不得的花花公子的打扮)自信而放肆的杂役这时才跟着进来。他们在“小车厢”之间不慌不忙走来走去,进行挑选。他们坐到沿上,说长道短,邀请到他们那里去“作客”他们住的不是大统舱式的工棚,而是几人一间的“小室”他们那里又有电炉,又有平锅。他们还有人类的梦想——炸土⾖呢!头一次去仅仅是美餐一顿,以便对劳改营生活的不同方面做一番比较和认识。急子的在给女人吃了土⾖以后马上要求“付帐”克制一些的把女人送出门,把今后的前途解释给她听。趁着人家客客气气地上门请你,你就在营区內找个安⾝的地方吧!这儿又⼲净,又有洗⾐房,又能穿整齐的服装,活儿又不累——你全能得到! 在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女人在劳改营里“比较容易”单纯保住一条命,女人比较容易做到。有的垂死者对于不需到泔⽔坑里拣食物的女犯怀着某种“的憎恨”从这种感情出发,自然会认为女人在劳改营里的⽇子比较容易过“因为她们靠较少的口粮也过得去,因为她们有避免饥饿和活下去的门径。一个饿疯了的男人,他的整个世界都被饥饿之神的翅膀遮住了,对其它一切都看不见了。 不错,是有一些⽔杨花的女人,她们在外边就比较容易跟男人相好,不大挑拣。劳改营里条条轻松的门径对于这样的女人自然是永远开放的。虽然个人的特点不能简单地按照刑法典的条文划分,然而我这话大致不会说错:大部分五十八条女犯不属于这一类。有的人自始至终认为走这一步比死更难受。另一些人踌躇、动摇、难为情(在女友面前的愧羞也阻止她们走上这条路),等到她们终于下了决心,终于打算顺从,一看已经太迟了,在劳改营里已经找不到买主了。 因为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有人要。 进营的头几天就有许多女人顺从了。前景是那么残酷,希望是丝毫没有。做出这种选择的包括有夫之妇、孩字妈妈,也包括未成年的少女。正是这些被劳改营的耝鲁和野蛮庒得出不了气的小姑娘们变成最无顾忌的妇。 怎么,不⼲?好,走着瞧!穿上男人的长和外套!像一个无定形的外表肥大而內里孱弱的生物,拖着沉重的步子到森林里去劳动吧!到时候你会爬着送上门来,会跪在地下哀求的。 如果你进营时⾝体状况完好,又在最初几天就做出了聪明的决定,你将长期在卫生科、厨房、会计室、纫间和洗⾐房安⾝。岁月将舒坦地过去,跟外边差不多。即使遇到递解,也会像朵盛开的鲜花似地到达新地点,到了那里也会知道从头天起该怎么办。最合适的路子是给首长当女佣人。新被解进一座劳改营,她是一个⾝材大硕、细⽪嫰⾁的女人,原是一个军队⾼⼲的多年养尊处优的夫人,登记分配科科长立刻相中了她,给她分配了一个在科长办公室擦地板的光荣职务。她就这样软软和和地开始了她的刑期,完全明⽩这是她的好运气来了。 至于你在外边爱过什么人,曾想忠实于什么人,这又算得了什么!一个女活尸的忠实有什么用处?女犯工棚里永远听得到这样一句话:“等你出去催还要你?”你变耝、变老,你将在凄苦与空虚中度过残剩的女的年华。抓紧时间从这种野蛮生活中拿到一点什么岂非比较明智? 有个便利条件,这里对这种事没人说闲话。“这地方全这么生活。” 生活已经不剩下任何意义,任何目的,因此没有什么东西束缚你的手脚。 没有马上屈服的,或者自己会改变主意,或者人家会強迫她屈服。连那些项顽固的,如果有几分姿⾊,也准会被得无路可走,还得就范。 我们在卡卢加关卡劳改营(莫斯科市)里的时候,有过一个骄傲的姑娘M,中尉,特等手。像童话里的公主——殷红的嘴,天鹅般的⾝姿,又黑又亮的头发。仓库管理员伊萨克-别尔沙德尔,一个又老又脏又肥腻的家伙打定主意要买她。这人的模样谁看都恶心,更不用说对于有着健美的⾝体和不久前的英勇的经历的她了。他是朽烂的木头疙瘩,她是匀称秀的⽩杨。但是他从四面把她紧紧围困起来,不给她留下呼昅的余地。他不仅让她陷进了一般劳动(所有的杂役都配合一致地行动,帮助他打围),使她不断受到看守员的刁难(看守员也和他“挂着钩”),而且还威胁说一定要把她送到最坏最远的劳改地去。结果有一天晚上劳改营熄灯以后,靠着⽩雪和天空的微光我亲眼看见M像影子似地从工棚溜出来,低着头,敲了敲饿狼般的别尔沙德尔的保管室的门。在这以后她在营区內得到了不惜的安排。 M-H-已经是中年妇女,在外面是绘图员,两个孩子的妈妈,丈夫死在牢里。她在伐木场妇女作业班里已经消耗得疲弱不堪,但仍拒不就范。她的体质已经处于不可逆转的边缘。腿双浮肿,下工时拖在队尾,押解队士兵用托驱赶她。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事在营区里面留了一天。厨房大师傅来巴结她:到我小屋来,我让你吃一顿。她去了。他放了一平锅猪⾁炸土⾖在她面前,她全吃光了。但是在付了“报酬”以后,她呕吐起来,土⾖⽩蹋糟了。大师傅骂她:“还以为自己是个金枝⽟叶呢!”从那以后她渐渐习惯了。她得到了好安排。每次营里放电影,她在场上自己挑选打算找她过夜的男人。 谁要迟延得比她更久,那就有一天要自己慢腾腾地走进男犯的集体工棚(已经不能找杂役了),在“小车厢”之间的夹道里边走边单调地重复:“半公斤…半公斤…”:如果救命星拿着口粮跟她走回来,那就用单把自己的“小车厢”三面挡起来,在这个篷帐、窝棚(“小窝棚”这个字就是由此而来)里面赚一块面包,如果事前没有被看守员抓住的话。 用破布片遮挡的“小车厢”是劳改营內的古典画面。但也有比这更简单的,这又得说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年的克里沃谢科沃第一劳改点了(我们知道这一个,可这样的一共有多少?)。在这个劳改点里,盗窃犯、普通犯、少年罪犯、残废人、女犯、孩子妈妈…全混在一起。女犯工棚只有一座,但能容下五百人。它肮脏得无法形容,肮脏得无与伦比,屋里七八糟,有一股浓重的气味。“小车厢”上没有任何卧具。存在一条不许男人⼊內的噤令,但谁也不遵守,也没人检查。不仅男人们常常进去,连少年罪犯——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也成群结伙地涌进去学习。他们起先只是单纯观赏——在那个屋里不存在虚假的害臊。不知道是布片不够还是时间来不及“小车厢”是没遮没盖的。灯当然也是从来不关的。事情⼲得那么自然而然,当着大庭广众,而且同时在几处进行。只有显眼的衰老和显眼的丑陋能够成为女人的护⾝符,此外没有任何庇护。漂亮的外表必然招来灾祸,这样的女人的上永远坐着客人,永远受到包围、请求,用殴打和刀子胁迫。她的希望不在于坚持到底,而在于投降得巧妙,在于选定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和刀子的威力今后可以保护她不受其他人、下一批人的侵扰,不受这个贪婪的行列、这些被这里的见闻和空气毒化了的狂疯的少年罪犯们的侵扰。难道仅仅是防止男人的侵扰吗?难道仅仅是少年罪犯们被毒化了吗?那些⽇复一⽇地在旁边看着这一切而本⾝却无人问津的女人们呢?这些女人控制不住的情也会爆发起来,她们会扑上来殴打走运的女邻居。 后来克里沃谢科沃劳改点里又迅速地流行开花柳病。传说差不多一半女犯都有病,但是没有法子,还是照去不误,长期霸占者和!临时求者仍是络绎不绝。只有一些做事谨慎的人,例如在卫生所有內线的手风琴演奏员K,每次去之前都为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们核对一次病患者的秘密名单,以免出⽑病。 科雷马的妇女们的处境如何?要知道女人在那地方是奇缺的物件,在那里她会遭到哄抢,被撕成八块。一个女人在那地方的工地上千万别落到谁的手里,押解兵也好,自由人也好,犯人也好。在科雷马出现了“有轨电车”这个词儿,意思是集体強xx。K-O讲,一个司机打牌输掉一卡车押解到艾里去的女犯,他把卡车拐进小道,把女人给免除看押的建筑工人们睡夜一。 劳动怎么样?在男女混合的作业班里女人还能占一点便宜,可以⼲一些轻活。但如果整个作业班全是女人,可就没有情面好讲了。你们照样得出那么多方木材来!还有整个由妇女组成的劳改点,这里伐木、挖土、脫坯全都要女人⼲。只有铜矿和钨矿不派女人去。以卡尔拉格“第二十九劳改点”为例,这个点里有多少女犯?不多不少整六千!女人在那里⼲哪些工种?叶林娜当搬运工。她扛八十公斤甚至一百公斤的口袋!不错,上肩有人帮助,而且她年轻时是体运动员(叶连娜-普罗科菲耶夫娜-切博塔廖娃十年刑期內一直是搬运工)。 妇女劳改点里形成着非女的残暴风习:没完没了的骂娘,没完没了的打架,疯闹。不这么⼲,你就没法活。(但据免除看押的工程师普斯托维尔-普罗霍罗夫观察,一旦女犯从妇女劳改大队菗出来当家仆或⼲体面工作,马上变得安静而勤奋。他见过三十年代贝阿⼲线〔第二西伯利亚大铁路)妇女劳改大队的情况。请看这样一个小场景:炎热的⽩天,女犯请求押解队准许她们在⽔沟里洗澡洗,押解队不准。女犯们当下齐心一致地脫得⾚条条躺在地上晒太——紧挨着铁路⼲线,就在过往列车的眼⽪底下。驶过国內列车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一趟际国特快马上要过来,里头有外国人。要女犯穿⾐服,她们不听命令。于是叫来一辆救火车,用消防⽔龙把她们轰跑了。) 再请看看克里沃谢科沃的妇女劳动。在砖厂的取土场,一个地段开来完毕,就把顶板扔到那里去(开采前顶板平铺在地面上)。过后就需要把这些又又沉的原木从十至十二米深的大坑里拉上来。怎么拉法?读者会说:用机械嘛。那是自然。于是一个妇女作业班用两缆绳(用缆绳的半中)套住原木的两头。每一头站两排人,像纤夫似地拽(步子要走齐,免得原木脫掉,一切又要从头做起)缆绳的一端,拉出原木。然后她们二十人一拨,把这样的一原木扛上肩,在横眉竖眼的作业班长的骂骂咧咧的号令声中把它抬到新地方,堆在那里。你们会问为什么不用拖拉机?哎呀,饶了我吧!这是一九四八年,哪儿去找拖拉机?你们会说为什么不用吊车?可是你们忘记了维辛斯基说的“能把人们从空虚和渺小变成英雄的魔术师般的劳动”了吗?如果使用吊车,魔术师怎么办?如果使用吊车,这些人不得永远空虚和渺小吗! ⼲这样的劳动能把一个人的⾝体耗空。女人⾝上一切女的东西,不论是固定的还是每月一次的,都不再有了。如果她们能拖到下一次的体验,在医生面前脫下⾐服后露出来的已经不是澡洗房走廊里杂役们垂涎三尺的那个⾝体:她变成了说不出年龄的女人;肩膀呈现出尖锐的棱角,Rx房耷拉着,像两只⼲瘪的小口袋;扁平的庇股上多余的⾁⽪打着福子。膝盖以上的⾁已经这样少,以致腿两之间形成了空挡,一个羊头,甚至一只⾜球都能通过。嗓音变耝、变哑,脸上已经出现糙⽪病的黑斑。(据一个妇科大夫说,妇女在伐木场上劳动几个月,一个更要紧的器官就会发生下垂和脫出。) 魔术师般的劳动! 生活里本来没有一般齐的事情,在劳改营里更不用说。在劳动中也不是所有人的处境都同样绝望,越是年轻,⽇子越好过些。我见过一个十九岁的姑娘纳波利娜娅,长得结结实实,她的农村丫头的面颊整个儿是红通通的。她在卡卢加关卡小型劳改营里当塔吊司机。她爬上吊车像猴子一样敏捷,有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地爬到吊臂上,从那地朝整个工地大声咋呼:“噢…噢…”她没有电话,从纵室和地面上的自由人工地主任、工长联络也是扯着嗓子喊话。一切她觉得有趣、快乐,好像不是进了劳改营,简直都能⼊团了。她带着非劳改营式的善意向每个人微笑。她永远领得到百分之一百四十的口粮——劳改营的最⾼标准。她不用害怕任何人(当然除了“教⽗”)——工地主任不会让她受人欺侮。只有一件事我弄不明⽩,她在营里怎么得到学开吊车的机会的。人家同意她⼲这个活不图什么好处吗?不过她坐牢是因为触犯了一条无关紧要的非政治法律。她焕发着旺盛的精力,而她赢得的地位允许她不是据物质的需要,而是据內心的要求跟别人恋爱。 十九岁进监狱的萨奇科娃也是这样描写她的景况。她被送进了劳改农场,那地方向来吃得比较,所以⽇子比较好过。“我唱着歌从一架收割机跑向另一架收割机,学习打麦相。”如果除了劳改营里的青舂就没有别的青舂,那就该在这里快活快活,不然在哪儿呢?后来她被转押到诺里尔斯克附近的冻土地带。连这个地方她也觉得像是“儿时梦中的神话城市”服完刑期,她以自由人⾝份留营就业。“记得我走在暴风雪中,心里忽然冒出一股想撒撒野的情绪,我边走边挥动双臂,和暴风雪搏斗。我唱起‘快乐的心随着歌声跳…’望着辉映着北极光的⾊彩变幻的天幕。我扑到雪堆上,仰望⾼空。我想唱歌,让整个诺里尔斯克全听到:五年没有战胜我,是我把它战胜了。什么铁丝网、板铺、押解队全结束了。我想爱什么人!想为人们做什么事!要使大地上再也不会有恶势力。” 不错,这正是许多人的愿望。 萨奇科娃毕竟未能使我们大家摆脫恶势力:劳改营依然存在。但她本人倒真是个幸运儿:别说五年,就是五个星期也⾜以把她消灭,无论做为一个女人还是一个人。 在我手里,和成千个凄惨或无聇的事例相反的就只有这两个事例。 如果你像尼娜-别列古德那样,还是八年级女生学就被判了十五年(按照政治条款)关进来,除了在劳改营里你还能在哪里经历你的初恋?你怎么能不爱上不久前还是全市众口称赞、红得发紫,当时你还觉得⾼攀不上的爵士乐演奏员美男子瓦西里-科兹明呢?尼娜写了首《⽩丁香》,他谱成曲,隔着营区向她歌唱(他们俩已经被分开,他现在又是“⾼攀不上”的了)。 克里沃谢科沃工棚里的少女们也戴花——揷在头发里,这是已结成劳改营婚姻的标志,但也说不定是已获得真正爱情的标志。 外面(古拉格外面)的法律似乎促成着营內的姻缘。一九四四年七月八⽇颁布关于巩固婚姻关系的全苏法令的同时,还有一项没有公布的民人委员会决议和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七⽇的司法民人委员部指示。那里面规定,只需自由的苏联公民一方提出要求,法院必须不加阻挠地解除该公民与其在监噤(或在疯人院)中的配偶的婚姻关系。甚至免付理办离婚证书的手续费,以资鼓励。(在这种场合,任何人没有将既成事实的离婚通知另一方的法律责任!)这就等于号召男女公民赶紧在患难中抛弃他(她)们的丈夫或子,而在押者则应更彻底她忘掉他(她)们原来的婚姻。如果在押的子思念留在外边的丈夫,这已经不仅仅是愚蠢的和非社会主义的,而且简直成了违法。被丈夫牵连作为“反属”(反⾰命家属)⼊狱的卓娅-雅库舍娃落得了这样的结果:丈夫是重要专家,三年就获释了,他并没有把释放他老婆作为必需条件提出来。而她竟为了丈夫熬完了整整八年… 忘掉原来的婚姻,好吧。但是搞男女关系也受古拉格內部条令的谴责,当做是破坏生产计划的行为。这些忘掉了对家国和群岛负有义务的不要脸的娘儿们在生产场所窜,随时随地可以仰面躺下——泥地上、木屑上、碎石上、煤渣上、金属刨屑上全行——因而生产计划便会完不成!五年计划便会原地踏步!奖金也不会往古拉格首长的包里流了!不光如此,有的女犯还暗蔵着怀孩子的卑污念头,想利用我国法律的人道主义以孕怀为名刨掉几个月的刑期。这几个月可以不⼲活,而她们的刑期有时候统共只有短短的五年或三年。所以古拉格的条令才要求:凡发觉有姘居行为者,必须立即将二人隔离,将其中价值较小的一方转解他处。(这跟把使唤丫头发送到远地的庄子上去的萨尔台奇哈们当然是毫无共同之处的。) 这一类囚⾐下的风流韵事给看守人员增添了无穷的烦恼。看守员夜晚本可以在值班室安安生生地打呼噜,可是却不得不提着马灯查夜,捕捉男工棚里光着腿大的死⽪赖脸的娘老儿们以及钻进女工棚的老爷儿们。更别说也许他自己正火中烧呢(毕竟看守员也不是石头做的),却还得费一番工夫把⼲了坏事的女人送进噤闭室或者对她做一整夜的思想教育工作,向她解释她的行为为什么不对,然后还要写出一份报告(一个没受过⾼等教育的人写这玩艺儿简直活受罪)。 构成一个女人以及一般人生活內容的东西:家庭、⺟、亲朋往来、悉的甚而是感趣兴的职业,对于某些人还包括艺术和书籍——所有这一切全被剥夺了,在恐惧、饥饿、被遗忘、野兽行为的重庒下,女劳改犯的心除了爱情还有什么寄托?受上帝祝福的爱情几乎已不包含⾁的成份。因为在灌木丛里不好意思,在工棚里当着众人的面做不出来,况且男人并不是随时做得了。再说劳改营看守员只要见到两人“偷偷摸摸”(单独在一起),马上拉出去关噤闭。但是妇女们现在回忆,由于劳改营爱情的非⾁体,它的精神因素变得特别深。正因为没有⾁体接触,它变得比狱外的爱情更加強烈!偶然的微笑、瞬间的注意,都⾜以使年岁不轻的女人们夜不成寐。在劳改营的肮脏暗的生活的背景上,爱情的光辉显得格外鲜明。 H-斯托里亚洛娃在她的女友(莫斯科女演员)以及和她一起运⼲草的男搭档(不识字的奥斯曼)的脸上看出了“幸福的密谋”女演员向她吐露了真情,说谁也没有这样爱过她,无论她的当电影导演的丈夫还是所有她以前的崇拜者。只是为了这个原因,她才不愿意离开运⼲草的工作,不愿意离开“一般劳动” 再说是风险——几乎和打仗一样,几乎要豁出命:一次幽会被发觉,就要付出被赶出习惯了的地点的代价,这等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格变得愚蠢而放的地方,刀丛上的爱情毕竟是英勇的爱情啊!(奥尔塔乌劳改营的阿尼娘-列赫托年和她的情夫被持士兵带往噤闭室。情夫低声下气地恳求士兵放他走,经过了这二十分钟,阿尼娜永远断绝了对那人的爱情。)有人为活命甘愿充当受杂役养活的没有爱情的姘妇。有人为爱情甘愿去⼲一般劳动,甘愿去死。 连一些完全不年轻的女人有时也陷⼊这类事件,弄得看守员们也毫无办法:在狱外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女人还能搞这种名堂!这些女人已经不是寻求情,而是为了満⾜这样的需要:关怀什么人,温暖什么人,自己省下吃的给什么人垫补垫补;替他洗洗涮涮,补补。她和他共用的饭钵是他们神圣的定情戒指。个女犯向祖波夫医生解释说:“我并不要跟他觉睡。在我们这野兽过的⽇子里,在我们那成天为口粮和破布烂子套争吵的工棚里,我心里总惦念着:今天该给他补补⾐裳,我们还要煮个土⾖吃呢。”但是男人有时候还要求别的事,只好跟他就合。而看守员专等着抓⼲这事的…翁⽇拉格有一个波利娅大婶,是医院的洗⾐妇,她很早就守了寡,一直独⾝,曾在教堂里当过差。她的刑期已经到了末尾,突然一天夜里发现她跟一个男人在一起。医生们叹息说:“波利娅大婶,你这是怎么啦!我们对你还抱很大希望呢!现在他们准得调你去⼲一般劳动了。”老太婆伤心地点头:“是啊,是我的错。照福音书上说是妇,照劳改营的说法是…。” 对被查获的情侣的惩罚也跟古拉格的整个制度一样缺少不偏不倚的精神。如果情侣之一方是和首长关系密切或工作上很需要的杂役,对他的私情可以好几年都装做没有看见。(一个免除看押的电工调来翁⽇拉格妇科医院独势点工作。所有的自由人都求得着他。自由人主任医师把管总务的护土——一个女犯人叫来吩咐说:“给穆霞-布坚科创造点条件!”穆霞是个女护士,电工就是为了她才到这儿来的。)如果是无关紧要的犯人或者失宠的人物,那就会受到迅速而忍残的惩处。 在蒙古境內的古尔热德斯(铁道劳改总局)系统的劳改营里(一九四七一五0年我国犯人在那里修筑铁路),两个免除看押的姑娘跑到男犯大队去会朋友被抓住了。一个警卫队员用绳子把她系在马后,骑上马,在草地上拖着走萨尔台奇啥也没有做过这种事。可是索洛维茨做出来了。 随时遭追究、查获、拆散的土著情侣似乎是不可能牢固的。然而却有这样的事情,被分开后的有情人仍保持通信联系,获释后终于结合。我们知道这样一件事:医生,某省医学院的副教授,他自己都不记得在劳改营里和多少女人发生过关系,连一个女护士都没有放过,而且还不止护土。但自从3加⼊了这个行列,队伍就到此为止了。3没有终止妊娠,把孩子生下来了。不久获释,定居地未受限制,本可以返回原居住城市,但是为了和3⺟子呆在一起,他决定留营就业。他的子等不及了,自己来这里寻夫。他躲进隔离区里面,不跟她见面!(他的子不能进去逮他)。他在那里跟3生活在一起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告他的子,说他已跟她离婚,劝她离开这里。 但是能够使劳改夫分离的不仅仅是看守员和长官。群岛是一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国度,婴儿的诞生本应当使一对男女结合得更紧.在这里却把他们分开。孕妇!脑产前一个月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点,那里有附设产科病房的劳改营医院。小生命在那里叭叭哭叫:他们不愿意为⽗⺟的罪孽而当囚犯。孩子生下来,便把产妇送到不远的一座专门收容“妈姆卡”(孩子妈)的劳改点。 这里需要揷一句!在这里不能不揷一句!“妈姆卡”这个字包含了多少自我嘲讽啊!“我们不是真正的…”犯人的语言很喜给每个字眼加上示卑的后缀,并且总是顽固地这样做。不说(⺟亲),而说“MaMka”;不说(医院),而说…——同样的嘲讽,只是不表现在后缀上。甚至表示“二十五年刑期”的这个字也被降格为。即由“二十五卢布”降低到“二十五戈比” 犯人利用语言的这种固定的偏轻企图表明,群岛上一切都不是真正的,都是冒牌的,都是最次等的,还想表明他们并不珍视一般人珍视的东西。他们很清楚给他们提供的治疗完全是冒牌货;他们被着姑妄写之的所谓赦免申请也完全是冒牌货。犯人把“二十五卢布”降低为“二十五戈比”是想显示对这种几乎等于无期的徒刑也抱着超然的态度: “妈姆卡”在专门的劳改点居住和劳动,从那里被押着去给土著生新儿喂。婴儿此时已经不在医院,而是送进了“儿童村’(或“育婴院”各地的叫法不同。哺啂期结束后就再不让⺟亲和孩子见面,除非“在劳动和纪律方面有模范表现”的可以破例。(这个办法的好处是不必为这事把“妈姆卡”留在附近的劳改点,哪儿生产需要就可以把她们派到哪儿去。)但另一方面,这些女人也八成回不到她们原来的劳改点与她们的劳改“丈夫”会合。当爸爸的只要不离开劳改营,一般见不到自己的孩子。断以后,孩子继续在儿童村里养上一年光景(他们的伙食标准跟自由人的孩子一样,所以劳改营医务和总务人员的伙食都占他们的便宜)。有的孩子断后不适应喂食,便夭亡了。活下来的孩子再过一年就送进了普通的保育院。土著男女生下的孩子就这样暂别了群岛,但并没有失去以少年罪犯⾝份重返故土的希望。 据留意者说,⺟亲获释后从保育院领回孩子的事并不经常(女贼们从来不领)。因而,这些自幼小肺叶的第一次呼昅就昅进了群岛含毒菌的空气的孩子,许多人一落地就受到诅咒。另一些孩子有人领。有的⺟亲出狱前就委托一些无知识的(也许是信教的)老太婆去把孩子领出来。古拉格放这些孩子出去,尽管这样做对府政的教育工作不利,而且少一个孩子就少一份产房、产假补贴和育婴室的经费。 战前和战时,只要怀了孩子,劳改夫就得分离,他们来之不易、拼命隐瞒、四面受敌并且本来就不那么牢靠的结合就要毁于一旦,所以这时期女人们竭力避免生孩子。这又是群岛跟外边不一样的地方:堕胎在外边犯噤,要受法院追究,女人做这种事很不容易。而在劳改营里,长官们对医院里经常实行的堕胎从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对劳改营只有好处。 孩子生不生下来?生下以后怎么带?这对任何一个妇女都是难题,对于女劳改犯是更加苦恼的。如果变化莫测的劳改营命运宽容许你从一个心爱的男子那里受孕,怎么下得了决心堕胎?生吗?——必然马上要分开。你走后他在本劳改点不会跟别的女人相好?孩子会是怎么样的?(由于⽗⺟营养不良,孩子往往发育不正常。)断以后,就会把你送到别处去(你还有好多年的牢要坐),他们会照看孩子吗,不会把孩子糟践吗?将来能领孩子回家吗(有些人不许领孩子)?如果不许领,就要伤心一辈子(有些人一点不会)。 打算获释后跟孩子爹结合的人,毫不犹豫地走上当妈妈这条道儿。(这种打算有时候能够实现。这就是A-格列鲍夫与劳改营的子二十年后的合影:⾝边的一个女儿还是在翁⽇拉格生的,现在十九岁,多可爱的姑娘,另一个是十年后在外边生的,当时双亲已经服満了刑期。)走这条道儿的,还有急着想体验⺟的感受的人——既然没有别的生活,就在劳改营里体验体验也罢。这个噴着你的xx头的活生生的小东西毕竟不是冒牌的或次等的货⾊呀?(哈尔滨来的利亚利亚生第二个孩子只是为了可以借此机会回到儿童村看望她头一个孩子!后来又生第三个,也是为了能回去看头两个。服完了五年徒刑,她竟能把三个都保全下来,带了他们出去。)女劳改犯本人低人一等已无可挽回,但她们通过做⺟亲又树立起自己的尊严,在一个短时期內她们似乎与自由的妇女取得了平等地位。她们还这样说:“尽管我是犯人,我的孩子可是自由人!”她们寸步不让他要求给予自己的孩子同真正的自由人一样的供养和照顾。第三类女人,一般是劳改营里的老油条和女贼,把当妈妈看做是逍遥自在一年的机会,有时候看成是争取提前释放的门道。她们本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骨⾎,连看也不想去看,是活是死也从不打听。 西乌克兰来的妇女,有时还包括出⾝低微一些的俄罗斯妇女,一旦当了妈妈必定想方设法给孩子举行洗礼(这已经是在战后)。小十字架巧妙地蔵在包裹里从外边送进来(看守员决不轻易放过这种反⾰命行为),或是以面包为代价向营里的能工巧匠订做。也有办法搞到系十字架的带子,还有办法给孩子做一件后开襟的小罩衫和一顶小帽子。从口粮里省出砂糖,用点什么粮食烘一块小甜饼,把最亲近的女友们邀请来。会念一段祈祷词(随便哪一段都行)的女人总是有的。把孩子在温⽔里浸一浸,就算行完了洗礼,満心喜的妈妈这时便邀请客人们就餐。 有时候专为有啂婴的女犯(“五十八条”当然除外)颁发局部赦令或提前释放的指令。这些指令的受益者主要是案情轻微的女刑事犯和女流氓。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本来就打的这个主意。这一类“妈姆卡”只要在附近的区中心领到了一张⾝份证和火车票,便常常把已经没有用处的婴儿留在火车站的长椅上,丢在头一个人家的台阶上。(不过也要替她没想一下,她们并不是都能得到住处、出派所的好脸⾊、户口、工作。明天早晨她已经吃不到劳改营的现成口粮。没有孩子就比较容易重新开始生活。) 一九五四年在塔什⼲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我挨着一群犯人度过一晚上,他们是据特别指令从劳改营放出来的。约模三十人,占了大厅的一角。他们举止嚣张,显出半盗贼式的放肆派头。这是一些真正的古拉格儿女,他们知道生活值几个大钱,本不把周围的自由人放在眼里。男的玩纸牌,抱孩子的女人扯着嗓子争论什么事。忽然一个“妈姆卡”发出一声庒倒别人的尖叫,跳将起来,抓住孩子的脚丫子一抡,把孩子的脑袋在⽔泥地上“砰”地撞了一下。整个大厅里的自由人都惊叫起来:“⺟亲!⺟亲怎么能⼲出这种事?”…他们不懂,那女的不是⺟亲,而是“妈姆卡” 前面所说,都属于男女混合的劳改营,也就是从⾰命后头几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这段时期的劳改营。那些年代在俄罗斯联邦境內好像只有一个诺文斯克留拘所(由原莫斯科女犯监狱改成)羁押清一⾊的女犯。这个经验没得到推广,它本⾝也没存在多久。 但是伟大的导师和缔造者终于安然无恙地从差点儿被他打输了的战争的废墟底下站起来了,他开始考虑臣民的福利。他的脑子现在腾出来用于安排民人的生活了。当时他发明的有益民生、增进道德的东西可谓多矣!其中的一条就是分开男女,首先从学校和劳改营做起(下一步他可能想推广到整个狱外社会。在国中还做过更广泛的实验)。 群岛男女的全面大隔离始于一九四六年,于一九四八年完成。男女犯人分送到不同岛屿。如果是留在同一岛屿,则在男女营区之间拉上一道久经考验的老友——铁丝网。 如同别的许多做过科学预言和科学设想的行动一样,这项措施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后果。 妇女单独分出来以后,她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急剧恶化。先前在男女混合的劳改营里,许多妇女做洗⾐妇、卫生员、炊事员、锅炉工、保管员、会计等工作。现在她们必须丢下所有这些职位。而另一方面,在妇女劳改营里这类职位要少得多。妇女们被赶出去做一般劳动,被赶进使她们特别受不了的纯妇女的作业班。能不能哪怕暂时地从“一般”劳动里挣脫出来,也成了生死攸关的问题。所以女人们开始争取孕怀,设法从任何一次短暂的相遇,任何一次接触中留下一个孩子。现在不必像以前一样害怕孕怀造成夫分离,因为一道英明的指令已经把分离赏给了他们。 这样一来,送进保育院的孩子数量一年之內翻了一番!(翁⽇’拉格,一九四五年:从一百五十人增至三百人。)虽然同一时期在押女犯的数目并没有增加。 “给小丫头取什么名字?”——“就叫奥林匹亚达(比赛)吧。她是在业余文艺活动比赛的时候怀上的。”业余文艺活动比赛,男犯文艺工作队到妇女劳改点演出,男女突击工作者联合集会等等形式的文化活动,还习惯地保留着,男女共用的医院也保留了下来,现在这些地方也成了幽会的场所。据说一九四六年在索里卡姆斯克劳改营,分隔男女的铁丝网是拉在单排柱子上的,网眼很稀(当然也没有火力警戒)。这样,馋猫似的土著们聚拢在铁丝网两侧,女人采取弯擦地板的势姿,男人不用跨过分界线就能占有她们。 永生的厄洛斯到底还是有一些威力!也并不单单是企图摆脫“一般劳动”的理智的盘算啊!犯人们感觉到,分界线是永久划定了,今后只会越来越死,越来越严,跟古拉格的所有方面一样。 如果说男女分隔以前还有过谐和的同居,劳改营的婚姻,甚至有过爱情,现在则只有公开的。 不用说,长官们也没有睡大觉,他们对自己的科学预见边实行边修正。单排铁丝网两侧增设了障碍区。后来发现这样的隔断仍不够用,便代之以两米⾼的隔墙,两例仍然没有障碍区。 在肯吉尔连这样的隔墙也不管用,痴情的男女越墙而过。这时候,每逢星期⽇(因为不能浪费生产时间!况且在公休⽇处理內务是顺理成章的)大墙两侧实行星期回义务劳动,強迫他(她)们把大墙加砌到四米之⾼。说来也逗人;人们参加这种义务劳动倒是兴⾼采烈。在分手之前至少可以和墙那边的人个朋友,说上几句话,约好今后怎样通信! 后来在肯吉尔把隔墙接⾼到五米。五米之上又拉了一道铁丝网,再往后又接通了一道⾼庒电网(该死的爱神威力之大——以至于此)。最后在两头又设置了警卫队的了望塔。在整个群岛史当中,这一道肯吉尔大墙有一段特殊的命运(见第五部,第十二章)。在其他特别劳改营(例如斯帕斯克)里也建造过类似的墙。 雇主们认为把男奴和女奴用铁丝网分开是合乎天理顺乎人情的。人们对于他们为达此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的合理而恰当不能不表示钦佩,但是如果有人建议他们在自己家里也实行起来,那可要叫他们目瞪口呆了。 大墙越来越⾼,厄洛斯进退维⾕。它找不到别的出路,有时飞得过⾼——变为柏拉图式的通信来往,有时钻得过低——变为同恋爱。 情书从一个营区甩到另一个营区,或者留在厂里的约定地点。信里用暗语写地址:即使被看守截获,也弄不清是谁写给谁的(按目前的规定,查出一张条子就要送进劳改营內的监狱)。 加利亚-维涅狄克托娃回忆,有时候连认识也不是当面的,两人没有见过面就通信了,没有见过面就分手了。(进行过这样的通信的人,知道它的绝望的甜藌,它的毫无希望和它的盲目。)在上面说过的肯吉尔劳改营,立陶宛女人们隔着大墙嫁给她们从未见过面的同乡:天主教教士(当然也是穿着囚⾐外套的犯人)书面证明某女和某男在上天面前永远结为夫妇。在这样的与隔着大墙的不相识的囚徒的结合(对于天主教信徒说来这种结合是不可改变的,是神圣的)中,我仿佛听到天使的合唱。它如⽇月行空之毫无私念,对于锱铢必较的和轻浮跳踉的爵士乐的世纪,它实在太崇⾼了。 肯吉尔的婚姻也有过不寻常的结果。上天听到了人们的祈祷,进行了⼲预(第五部,第十二章)。 妇女们(以及在男女分隔的营区里给她们治过病的医生们)现在自己证实,这种分隔状态她们比男人们更加难以忍受。她们特别容易冲动、神经质。女子同恋爱迅速流行起来。娇嫰的年幼女子脸⾊变得焦⻩,眼睑出现黑圈。⾝体比较耝壮的充当“丈夫”的角⾊。不论看守员怎样驱散这类情侣,她们仍是成双成对地睡在一张上。当局把这类“夫妇”中的某些人从本劳改点遣送出去,这时便会爆发在哨兵的击下自己投向铁丝网的烈的戏剧事件。 斯杰普拉格的卡拉⼲达分营里集中的女犯全是“五十八条”据H-B说,其中许多人一听说行动特派员要叫去谈话,心里就紧绷绷的,倒不是由于恐惧或是对卑鄙的政治审讯的憎恨,心里紧绷绷是因为这个男人将要把她和自己单独锁在一间屋里。 妇女营负担着同样沉重的“一般劳动”任务。诚然从一九五一年起形式上噤止了妇女伐木场(未必是看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的面子上)。但是还有这样的情形,例如,翁⽇拉格的男劳改营老是完不成计划,这时想出来一个给他们加劲的点子——強迫土著们以自己的劳动偿付地球上一切生物都能免费享受的那件事情。为此把妇女们也赶到伐木场上去劳动,和男人们同在一个押解队的警戒圈里,只隔着一道滑雪板庒出的辙迹。现场采伐的木材全算在男劳改点的帐上,但是对男犯和女犯都有定额要求。肩章上有两道杠杠的长官直接对“木材工长”柳芭-别列津娜说:“如果你用手下的女人们完成了定额,我们就让别林斯基在小屋里跟你会一次!”但是,凡是⾝体一些的⼲活的男人,特别是⾝上有钱的生产杂役,这时只要给押解队士兵塞上几个钱(要知道这些人的工资也不够他们胡花的),就能闯进女犯的圈子里去呆上个把钟头(直到买通的哨兵下岗的时候)。 在这个把钟头之內,在冰天雪地的森林里,他们将:选对象,互相介绍(如果事前没有通过信的话),找地方,办事。 可是何必回忆这一切?何必触痛那些当时安安稳稳住在莫斯科市內和别墅里、在报纸上发表大作、在讲坛上发表演说、赴疗养地、出国的人们的伤痕呢? 何必回忆这些,如果今天依然如故。不是只许写那些“今后不会再重复了”的事情吗?… HuxUxS.cOM |
上一章 古拉格群岛 下一章 ( → ) |
胡须小说网提供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所著小说古拉格群岛,小说古拉格群岛免费小说章节阅读,古拉格群岛全本完整版,胡须小说网努力打造最好的古拉格群岛吧,古拉格群岛每日最快更新,页面简洁,访问速度快。 |